第四十九章 大明第一权臣(1/2)
京城很大,大的一圈套一圈。最外面是方圆四五十里的外城墙,里面套着一个内城墙。内城墙里面还有个皇城,皇城里面还有一个紫禁城。
但是很大的京城现在也很冷清。大街上根本见不到几个行人,只有那些匆匆忙忙走过的一队队官兵,脸上一个个都挂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表情。
前几日眼瞅着百万大顺军兵分两路,一南一西向着京城包围而来,整个京城顿时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有关系有路子的权贵大户们都开始张罗着要跑路,一辆辆装的满满当当的大车咣当咣当的往城外拉。
是人都知道是指望不上那些根本没打过仗的京营,待在京城只有死路一条。
小老百姓也一个个的急慌慌的收拾值钱的物件,也赶着往出跑。
可是这些跑出去的人没几天又都跑回来了,因为三面的路都被大顺军给封了,独剩下北边了。可是北边却有长城挡着,翻过长城那是蒙古人的地盘,更不能去啊。
天天都有坏消息传进京城,今日是大顺军占了真定府,明日又是大顺军占了天津卫,京城附近的这些城池简直一个个都跟打开城门欢迎大顺军一样。
这些坏消息让京城更是人心惶惶,各种谣言流言满天飞。什么大顺军明日就兵临城下,而且还要纵兵屠城。什么皇上都准备下旨传位给年仅八岁的太子,自己准备当太上皇……
这些流言更是让人害怕不已。
满朝文武面对大兵压境都是束手无策,一个个嘴上都喊着要与流寇势不两立,与京城共存亡,可是私底下一个个都早已经收拾好了金银细软,写好了降表,等着大顺军进城之后立刻上表效忠。
皇帝急的嘴上冒泡,天天着急内阁和六部尚书议事。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些人能有什么好主意呢?
好多人都是被刚被提拔上来的,这些人平时打嘴炮那是基本功,可是现在到了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只剩下害怕和给自己想后路,哪里会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和勇气呢?
最后挑起重担的还是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夏俊泽了。
这位是上过战场的老将,也是个儒将。之前是兵部尚书,在上一任首辅温体仁被罢免之后被皇帝简拔成了首辅。
说是简拔,其实也是没有人愿意当这个首辅了。形势已经糜烂到了差不多最坏的时候,谁当这个首辅谁就是找罪受,所以那些聪明人都想方设法的推辞。
在这种情况下,耿直刚烈的夏大炮走马上任了。
年轻没有见识,慌了神的皇帝就好像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赐给夏俊泽尚方宝剑,让他主持京城防务,行先斩后奏之权。
夏俊泽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整顿了京营和禁军,把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将领处决了一批,又火线提拔了一波将领,京营的士气才勉强撑起来。
第二件事就是封锁京城九门,只许进不许出,违令者当场斩首。
第三件事就是发动百姓,征发百姓协助守城。
第四件事就是镇压流言,平定物价,对于那些散播谣言和趁机哄抬物价的人用雷霆手段镇压。
通过这几件,京城的慌乱暂时是稳住了。
可是夏俊泽很清楚,这都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大顺军大军围城,京城根本撑不了多久的。
所以他做的最重要,寄托了最大希望的一件事就是给已经带兵入关的秦王江川写信,请他快点带兵勤王。
夏俊泽知道大明朝已经无药可救,也看出来了秦王江川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他做出这个决定其实也是犹豫了很久的。
不过他到底不是那种愚忠之人,相比让大顺军攻进京城,将皇室和京城百姓的命运都交给一个抢掠成性的政权手中,更不如交给江川这样一个真正有手段,有雄心的人手中。
两害相权取其轻,作为一个沙场老兵,夏俊泽最后还是选择了江川。
作为一个熟读史书的老臣来说,在朝廷危难之际,让一个外镇藩王进京勤王那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
可是他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江川的回信让他安下心来,两人虽然从未蒙面,但是这个如彗星一般突然崛起的秦王却给了夏俊泽一个值得相信的印象。
心中有了底气的夏俊泽一面努力维持京城秩序,一面派人加紧打听江家军的动静。
好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
江家军在山海关大败大顺军郝摇旗五万人马,斩杀大将郝摇旗。
江家军在天津卫城外两战连败大顺军十八万大军,斩杀李自成妻弟高一功,大败李自成大将袁宗第。
这些消息让夏俊泽又喜又惊。喜得自然是京城有救了,惊得是江家军的战斗力实在强悍的让人震撼。
根据时候探子回报,江家军每战都是以寡敌众,可是最后都是毫无疑义的大胜。
消息一个个传来,京城百姓惊诧过后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秦王江川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了京城人人念叨的名字。
很多百姓都在家里给江川设置了生祠,烧香祈祷,盼望神佛保佑秦王殿下平安健康。
秦王江川的风头一时无双,京城百姓一见面必谈的一个人就是秦王江川,必说的一件事就是江家军的赫赫战绩。
在这种气氛渲染下,江川很快都被塑造成了天上神将下凡,他的江家军那都是天兵天将下凡来拯救大明百姓来了。
江川若是知道的话,肯定会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流言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