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1/2)
“敢问刘大人,老夫家一共六口人,不知是否都能分到土地?如果我不想耕种的话,是否能够变卖?”
用掉了做官大半辈子的积蓄,省吃俭用购置几百亩良田,秦泽崆本就是想要靠收取租子、轻松养老的;
突然被刘化云跳出来说,朝廷要将土地买走,且一开始只能给三成的购地款,另外七成需要再等十年,他心中又怎会高兴的起来。
不过,身为曾经中牟县令的他,也知道皇命不可违,而且对方还说要将土地分配下去,便有些希冀的如此反问道。
“嗯~~~,是这样的,秦老您家身为杏花营村的百姓,理当分到应有的土地;
不过,这些亩良田您又无心耕种,还是要找人卖掉的,这就造成了两次盈利,且与以后人人有地,人人纳粮的政策不合,您也没法出售......
这样吧,您和家人若有心耕种且愿意纳粮上税的话,就分给您土地,如果不愿意,我也只能说抱歉了。”
所谓的土地改革,就是改私有制为公有制,耕地国家所有,百姓只能租种,并没有权利出售。
牵扯到这一块的具体执行,遇到的阻力和问题肯定会有很多,知道堵不如疏的刘化云,还是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按他的说法,杏花营村的土地重新分配后,将会保持十年不变,也就是说,十年以后才能再次统计人口重新分配。
前几年内,考虑到一些家庭因缺少耕牛,或者丧失男人孤儿寡母无力耕种的特殊情况。
可以申请少分耕地,或者将自家的责任田租给身强力壮、有能力种地卖粮赚钱的乡邻,具体价格双方自行商议;
唯一的前提是,分给你的土地不能撂荒,否则就要遭受重罚,这也是保证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一环。
让秦泽崆和所有杏花营村百姓心动的是,他们每年只需上缴、一季谷麦的两成作为上缴朝廷税收,其它的都能留作口粮、或者卖成银钱的政策。
且面前的刘大人还说的很清楚,是每年谷麦收成后、取良田和贫瘠土地的平均亩产,来换算该交的赋税,就像今年这种颗粒无收的大灾之年,便无需纳税。
这是什么概念,就拿黄仁家的四口人来说,最少能分到十七八亩耕地。
当然了,为了公平起见,其中优质的一等地,和贫瘠的略等地都会有。
按这个时候的小麦平均亩产一担左右计算,每年只需要上缴两到三担而已,剩余的十几担都是自己的,另外还有秋季的玉米、高粱无需纳税。
只要努力耕种,每年便能收获二三十担小麦和玉米,不光用来填饱肚子绰绰有余,就算偶遇天灾一季颗粒无收,大伙也不用再去逃荒要饭。
“刘大人,您说的都是真的吗?”
“刘大人,朝廷真的要将耕地分给我们?”
“刘大人,我们真的只需纳一季的税粮......”
如果真如眼前的青年所说,无需多久,最多三五年风调雨顺的话,家家户户都可以购置耕牛,养殖家禽;
盈余的粮食换了银钱还能修缮房屋,添置铺盖、家具等,比起现在每年都要缴纳高额的租子、给周员外和秦老爷,百姓们可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因此,所有人都害怕这只是一场不太真实的黄粱美梦,许多人都开口怯怯的问道。
“不错,你们杏花营村是整个大丰、受皇恩普照的第一批试点......
而且今年,我义父徐赟还将免费给你们提供种子,以及发酵有机肥的方法、如何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等这一两天内,让崔老丈和大伙选出的群众代表,将土地整理分配后,你们就可以去开封领取种子,趁着墒情下地播种。”
大灾过后的开封、商丘、洛阳等地,粮食还是很紧缺的,为了大伙能够填饱肚子,最好是多种植一些对肥水需求不多的大豆、高粱、红薯......等作物;
而对肥料需求较多的小麦、玉米,等他从开封离去前,刘化云也会挑选几种耐寒、耐寒,往年表现最佳的品种,让徐赟将杂交育种的方法告知给他们。
“我等拜谢刘大人、拜谢徐大人、叩谢吾皇万岁万万岁隆恩.......”
听说不光种子免费,只要自家田里的庄稼、变异成产量更高的新品种,就可以被提督大人,按双倍的价钱购回;
葛二牛、三娃子、谢老头、黄仁等越聚越多的村民,无不欣喜若狂,在崔地保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跪下拜谢道。
就连一开始受了委屈,此刻正抱着黄鹂跪在自家杏树下的张霞,脸上也是满是兴奋的笑容。
要说现场唯一的例外,就是周家父子。
铁公鸡周春富和花花公子周亮,就仿佛被世界孤立了一般,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好不尴尬,秦泽崆虽然在强颜欢笑,但他眼底也有明显的无奈。
“大伙快起来吧,正所谓时节不等人,还是尽快将土地整理统计分配完毕,准备播种的事宜吧......”
感受着村民们的热情,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身为将来大丰女皇的何瑾,心中也不觉有些暖暖的,忍不住站起身来开口笑道。
“大叔大婶、兄弟姐妹们,太子殿下都发话了,就别跪着了。”
刘化云骚骚一笑,适时的摆了摆手。
什么?他竟是当今太子,怨不得身边有这么多高手相随。
完了,太子亲自主持收回土地之事,找谁都不好使,看来家里的良田是保不住了。
刘化云此言一出,不想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