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王冕梅花图(1/2)
“陈淳的画作,大多收藏在各大博物馆,民间很少见,想不到在这里能看到一幅,还真是大饱眼福。”范老有些爱不惜手地说道。
“就是,什么都放博物馆里藏着掖着,看也不让人看,摸也不让人摸,简直是浪费。”
军爷对此深有同感,有时候看到一幅好画,却被文物局的截胡,抢都不能抢,郁闷得很。
“不过,两幅牡丹图相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恽寿平这幅牡丹图。”军爷的话,引来其他三人的一阵鄙视,表示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赵小友,你怕是得到了哪位收藏家的遗藏,这些画作,都不简单哪!”
周老感慨道,两幅牡丹图,显然并不是巧合,很有可能,是其主人特意收藏而来。
“这真是没完没了啊!我倒要看看,接下来还有什么大作。”
军爷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天明展开的下一幅卷轴,他虽然心痒难耐,却也不好越俎代庖,自作主张。
就算多随意,毕竟也是才认识没多久,不比周老他们,可以随意开玩笑。万一弄坏了一张,那更是尴尬,不是什么都一句赔钱就能了事的。这些一幅幅珍贵的字画,有哪一幅破损了,怕是在场的人都不太能接受。
所以,其他人也不多手,都等着赵天明自己揭画,而顾家华,则在一边帮忙将展开的画卷用镇纸压着,便于欣赏。
接下来一幅,却让周老等人眼睛大亮,这居然是一幅王冕的梅花图!
王冕的大名,肯定许多人都听说过,那首《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随便找一个小孩,大概都能顺口背出来。
中学课本,还有关于他的励志故事的课文,说的是王冕小时候家贫,替人放牛,他却偷偷跑到学堂去听先生教书,傍晚回家,连牛都忘了牵回来。
他父亲打了他一顿,他母亲则很有远见,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于是,王冕从此以后就能读书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然而,课本里没说的是,从小就习的王冕,并不是个学霸,反而屡屡应试不第,最后将举业文章一把火烧了。
王冕行事异于常人,时常戴着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又或者骑着大黄牛,拿着书本诵读,人人都视他为“狂生”。
后来,元末时期,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不知道是名有相似而惺惺相惜,还是听闻了王元章的名声,请他为官,王冕却以出家为由拒绝了,一点也不给面子。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是元朝著名的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其经历可谓励志之极。
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
这幅画,也是一幅墨梅图,画中梅花点点,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
对以这种有风骨的画家,最受世人推崇,周老和范老顾不得其它画卷,一起细心鉴赏,从画卷中,追寻着王冕留下的傲然精神。
“这幅画,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不愧是画梅大师。”
“最为难得的是,画中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
范老陶醉地品鉴着,拿在手中,看得目不转睛,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嗯?华暗子云居?徐渭的藏书印章?这幅画,还曾经被徐渭收藏过?”
周老的注意力,却在画卷上的各种鉴藏印上,他找到“富余山阴”这个鉴藏印,却在旁边,发现了一个更加了不得的鉴藏印。
大概是“富余山阴”这印章主人,对徐渭也很是崇拜,居然就印在他的旁边下首,紧挨着呈仰望态度。
徐渭除了是著名的大画家,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书画收藏家。他性喜藏书,购书有近万卷,建有书楼“青藤书屋”,又有称“榴花书屋”。
他的藏书印章,也有不少,熟为人知的,有“文长氏”、“石鸥馆”、“辛卯七十一”、“华暗子云居”、“龙哑大家公”、“天池山人”、“青藤老人”等等。
不过,他晚年贫穷潦倒,靠卖书画度日,所收藏书,也被各种亲戚朋友,或偷或骗或买,流传失散,已不再有。要不是袁宏道大半生都致力于推崇他的作品,一代奇才很可能将埋没于历史洪流中,他自己的作品都无人重视,更别说他的藏书。
那些藏书,不知道给多少人弄到手后,或贱卖或随意丢掷,能像徐渭生前一样妥善保管的,没有多少。
或许是这幅王冕的梅花图太过珍贵,转手的都是识货之人,才得以保存至今,最后又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流转,才转到这个“富余山阴”的印章主人手上。
话说,这人可能是个狂热分子,就这些字画里,居然有不少就是曾经的“山阴人”,王冕、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