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五方(1/2)
按照航空航天工业部、联合动机、罗罗、宝马、麦道五方会谈精神,魔都飞机公司改制的第一步。
首先便是直接对高层管理进行大清洗,聘请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进行公司结构、制度的全面重构,在实现公司股份制改革同时,还要实行科研生产制度改革等等。
再此期间,美籍华裔人士:张镇中,第一个被跳槽过来,为什么要用“被跳槽”这词儿,那其中原因可不简单。
自共和国跟麦道公司接触以来,从1979年双方接触算起,直到1985年,全都是张镇中代表麦道公司跟魔都航空工业公司,航空器材公司共同在魔都签订三方合作生产md-82及其补偿贸易协议。
随后人还就地驻扎在魔都,全程负责跟进整个麦道82项目,直至魔都厂生产第五架麦道82时,这位才调回麦道,负责公司的全面重组方案,由此也算是做到了公司最顶级那一圈。
而在1989年,伴随着公司重组完毕,随后也是直接升级为总公司行政副总裁,负责麦道公司全东南亚业务,无论工作经验还是文化契合方面,张镇中都是新组建的魔都飞机公司最佳总裁人选。
只有张镇中坐上这个公司总裁位置,才有可能让五方投资者都满意,所以,麦道公司才将张镇中“辞退”,并将其称之为“被跳槽”。
......
按照张镇中对魔都飞机厂的印象,再加上这些年管理经验,直接提出了上任公司总裁的条件:必须组建自己的科研设计团队,魔都厂不能仅仅只是一个负责生产的总装厂。
在公司总裁人选方面,这次使用了具有麦道背景的人选,那么在研发设计人员方面,航空航天工业部站了出来,要求飞机设计人员方面必须使用共和国方面人员为主力,并规定具体人数不能少于350人,比例不低于70。
为了凑齐人数,除了搜罗魔都飞机厂原本的设计人员,另外还把西飞前几年参与-75工程的设计人员整体调任,也让这些人能继续从事民用客机的研制与生产。
在航空航天工业部看来,现在-75项目停滞,而西飞那边又暂时没有大型飞机研制计划,但这些宝贵的民航飞机设计人员不能这样散了,除了一些实在是故土难离者,其它都前往魔都飞机公司报道。
九十年代初期的魔都,那在国内可谓是响当当,对深处西北内陆的科研人员还是很有吸引力。
在得到航空航天工业部调令之后,除了大概有三十多人不愿意前往,要坚持留下捣鼓运七系列客机的,其它两百多号人员全部打包,高高兴兴地前往魔都。
共和国这边提供大约三百多号受过现代民航飞机设计培训的主力骨干,麦道公司也不含糊,它是负责飞机技术提供,也在巴拉一番过后,直接从麦道90项目部弄出二十多号骨干设计人员。
罗罗公司的主业是干航空动力系统,因此也是直接派人前往魔都飞机厂驻扎,全程负责飞机推进系统,整个公司的设计团队得到迅速重构。
走马上任的张镇中把公司人员结构理清楚过后,随后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再次出现在魔都飞机公司,几年前的老朋友们都出来了,他对公司上下浮动的人心也起到良好地安抚作用。
再看当前最主要的飞机生产任务:麦道90-10客机,载客100人左右,航程3500公里。
按照麦道90-10的市场设计定位,这款机型在共和国市场的最大作用就是替换三叉戟客机执行中短程航线,在国内铁路系统还依旧是老牛拉破车的当下,中短程航线潜力可不小。
150座的b737、a320,这些全都是航程高达5000公里,完全不会和麦道90-10存在任何市场冲突,所以这将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在共和国市场能够活很长时间,属于一枝独秀。
全新组建的魔都飞机公司,这已经和早前魔都飞机公司之间有了天差地别,作为共和国民航飞机产业骨干,虽然现在出售了大量股份,但至少要比未来魔都飞机公司完全没落要好上很多。
由航空发动机公司入股飞机整机设计公司,这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是新模式,谁也不能保证结果会走向何方,但至少算尝试过,在空客公司之前,谁能想到还能多国联合成立一家公司去参与全球竞争。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如果全套按照当前航空产业巨头的崛起模式来,最终结果的话,还真就不一定能够超过前者。
想在巨头林立的传统航空制造业杀出生路,那便必须要创新,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多还有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这些方面都缺一不可。
魔都飞机公司要学习的是“创新”精神,而并不是学习所谓的成熟发展模式,别人发展模式都是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而得来,贸然学习别人用过的套路,也不过是邯郸学步而已。
随着魔都飞机公司成立,为了降低成本开支,国内航空配套工业体系也开始逐渐介入,按照国际产业模式,一些机载设备、内饰产品,都开始在国内分包招标。
航电系统这块,蓉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始逐渐发力,虽然还无法做到一次性拿下全套航电系统,但庞大地航电系统本身也是要分成更小部分,这便有了更多可能。
.....
航空系统重组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出结果,要想找到成就感,还得是更新换代迅速的电子产品。
比如90年才更新换代,全系采用开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