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给媳妇送银子(1/2)
金尚书再次错愕。
朝臣们也都吃惊地看着王亨:他根本没在户部待过,怎会对国库收支和地方经济状况如数家珍?
靖康帝却听得十分高兴。
每次地方灾情报上来,朝臣们总是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让他委决不下,十分的烦躁。今日听王亨一番话,简断利落,分析的有理有据,并不像那些人说话似是而非。
他笑赞道:“王卿所言有理,账目也算得清楚。爱卿不但擅长刑名,还通晓经济,将来户部尚书也可做得。”
苏相凑趣道:“后生可畏呀,我等老臣汗颜。”
又向王谏道:“恭喜王尚书。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王谏谦虚道:“苏相谬赞。只怕他得了意,就不好了,还是不要夸他。年轻人,该多吃苦历练。”
苏相忙道:“这次去徽州赈灾,就是个机会。”他建议皇家慈善中心再拨款一百万两给徽州,派王亨去徽州,全力将灾情平定,以免北方战事起来,江南不稳。
吏部尚书吴珪附议。
礼部尚书崔渊附议。
然后众臣纷纷附议。
那想反对的,也不知如何反驳,因为王亨的账目算得清楚明白,急切间,根本想不出阻拦的理由。
靖康帝便传旨:“户部拨款两百万两给徽州,再让皇家慈善中心拨出一百万,着刑部侍郎王亨为钦差大臣,即刻赶赴徽州赈灾,并巡查徽州吏治民情。”
王亨领旨,一颗心尘埃落定。
他瞥了金尚书一眼,冷笑:他并非不懂经济,不过没在这方面用心而已。这也不难,因为他有一个懂经济的父亲。昨晚他便向父亲请教,问国库能拨多少银子给徽州。王谏把大靖二十个州的地方税负经济都细细给他讲解了一番,今天他才没被金尚书给问住。争取到三百万,少说也要分给梁心铭的潜县五十万两才行,那地方穷,没银子怎么治理。
金尚书脸憋得通红,又气又难堪。
苏相则打定主意,自今日起要暗中向王亨示好。他不会一直做宰相,总有退下来的一天,而王亨正如旭日东升,希望将来能顾恋这份情谊,善待苏家。
早朝散后,孟远翔去了都察院,一整天都沉着脸。晚上回家,孟清泉问起,他才将事情经过说了。
孟清泉沉吟了下,便明白了。
当初孟远翔请求皇上将梁心铭外放,皇上拒绝了,梁心铭却主动外放,算是卖了孟远翔人情。他既然徇私情要梁心铭外放,今日便无法不支持梁心铭,否则就显得他太无情,会招致别人非议。何况这银子是为了赈灾,是为了徽州的万千百姓,并不是拨给梁心铭本人。
王亨就是看准这点才问他的,王亨并不需要他的支持,逼他表态,就是让他难受,并离间他和金尚书。
孟远翔恨恨道:“这小畜生着实阴险。为父今日被他害惨了。这么下去不行,得想个法子除掉他。”
孟清泉劝道:“父亲且宽心。他风头越劲,未必就是好事。只看他近日每审一案,有多少官员落马?又有多少人被抄家砍头?风头越劲,嫉妒、仇恨的人也越多。”
孟远翔笑道:“还是你看得清,为父气糊涂了。他就像阎王一样,在京城杀一通,去岷州又杀一通,眼下去徽州,不知谁又要倒霉。照这样下去,不用我们出手,他自己就作死了。官场上有几个是干净的?杀光也没用。”
孟清泉道:“金尚书那里,还需父亲去解释。”
孟远翔道:“为父明日约金尚书吃酒,把事情说开,尚书大人想来会明白我的难处。”
王亨只在家歇了一天,次日又奉旨巡查徽州。
他虽心急梁心铭那边,还是决定先去徽州府。他要让林巡抚等人知道,梁心铭是他的人,今后多关照;就算不关照,也别使绊子,否则,他不会甘休。
林巡抚见他带了三百万赈灾款来,不禁大喜,深知自己赌对了,梁心铭果然没有说假话。他亲自和徽州布政使陪着王亨往徽州各地巡查灾情、赈灾济民。
他们首先去的就是六安府。
到六安叫上陶知府,又疾奔潜县。
潜县县衙的格局依次是: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其中三堂带东、西两个跨院,给官员家属居住。梁心铭一家和赵子仪等人便住在三堂的东跨院内。西跨院住着汤主簿和曹县丞,曹县丞家被抄了,只剩下汤主簿。
梁心铭想善待自己,好好调养,然刚睡着,还没来得及梦着王亨,就被惊醒了。闭着眼睛静静地感受了下,前衙传来隐隐传来哭喊声,后衙却寂静无声。
她不由暗叹:肯定又出事了。后衙没有动静,应该是赵子仪和惠娘不许人惊动她。可惜她是个操心的命,自打来了潜县,睡眠就浅的很,一点动静就醒了。
有轻柔的微风从面上滑过,凉凉的很舒服。
她睁开眼睛朝旁看去,思思手执一把鹅毛扇,轻轻对她摇晃,见她睁眼,吃惊地停手,“大人!”
梁心铭挺身坐了起来。
思思忙道:“大人别起来。”
梁心铭问:“外面吵什么?”
思思道:“大人别管了,睡吧。”
梁心铭见她懊恼,不由轻笑起来,道:“吵成这样,我能睡得着吗?”不管,岂不成昏官了!
她俯身穿鞋,长身而起。
“把我的官服拿来。”她对思思道。
思思无奈,只得服侍她穿官服。
外间,朝云本来趴在桌上写字的,听见动静急忙丢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