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永遇乐(1/2)
“好个恢复中华,驱逐胡虏!”,猛将牛皋大声赞叹着,举步向岳丘走来。
这一首永遇乐,本是辛弃疾于约七十年后写出的佳作,上半阙词中列举了由南伐北的两位英雄豪杰:孙权和刘裕;下半阙词中沉痛地叙述了刘宋刘义隆败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故事,穿插类比八年前的靖康之变,引发了听众们极大的共鸣。
为了应景,收尾处岳丘稍作改动,将消沉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变成了奋进的‘临水誓,恢复中华,驱逐胡虏!’,虽然文字的精彩程度有所下降,但是精神内涵却变得完全不同。
古话说的好,天下熙熙攘攘,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北伐虽然必定艰苦卓绝,但如若成功,那就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
不过,君子耻言利,而恢复中华驱逐胡虏八个大字,代表着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代表着北伐的精神和目标,所以甫一问世,就引来了将校们的赞同和感叹。
“看我岳家军,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牛皋一只手抓住岳丘的胳膊,一只手高高挥起,指向江上密密麻麻的战船,扬声笑道。
“圣上有云,十万兵可横行天下。”,岳飞捻着胡子仰望远方:“我神武后军虽只三万众,亦能收复鄂地,驱逐胡虏。”
他没有提恢复中华等字眼,因为皇帝已经划下了界限,不许越雷池一步。
“况且吾有远山这等贤才相助,何愁不能破敌。”,岳飞挽住了岳丘的另一只胳膊,亲热地笑道。
可怜岳丘的双臂被一人拉住一只,想要行个礼装装谦虚都不行,只能用嘴巴表示客气:“过奖了,愧杀我也。”
这时却听到一声大大的哼,发声的人显然是故意的,哼完一声还不算完,特意走了过来,面对面地又哼了一下。
此人身高臂长,皮肤黢黑,正是岳飞麾下大将王贵。
我没得罪过他啊,难道是嫉妒?
岳丘思忖着,就听王贵歪着嘴巴说道:“俺岳家军收复失地,靠的是真刀真枪地干,不是靠吟诗作对!”
这就是明显地挑衅了,没有一个领导喜欢手下起内讧,尤其是在即将开战的时候。处理这种事情,基本原则当然是谁跳就削谁,不过王贵却是嫡系大将,亲疏有别--岳飞只犹豫了数秒钟,正要开口呵斥,岳丘却抢先开了口。
“王将军言之有理,我辈武人,称道的当然是赫赫武功。”
对于王贵这个人,岳丘虽然听说过,却知之不祥。但是他知道,能够在历史或是野史上留名的人,那都不是常人,所以决定对抗之中要体现和谐。
“下一站便是郢州。”,岳丘笑道:“不如我和王将军赌上一赌,看谁先攻上郢州的城头,如何?”
岳飞本来想要发言制止王贵这种不团结的行为,听到岳丘的建议,他就停住了脚步,笑吟吟地看向二人,不再说话。同时在心里为岳丘称了个赞,内讧决不可取,但是这种良性竞争,却是领导喜闻乐见的。
“行,俺跟你赌了。”,王贵挥着拳头:“俺还怕你不成!”
“好。”,岳飞适时出声,结束这段小插曲:“我就拭目以待,等破了郢州,再为两位将军庆功。”
郢州便是后世的湖北钟祥市,城市不大,但却是襄阳的门户关卡,伪齐的守将叫做荆超,曾经担任北宋宫廷的近卫,当年号称万人敌,端得是个厉害角色。
五月初五这天,神武后军抵达了郢州城外。
而这个时候,军中的存粮只够供应两餐了,不能及时攻克郢州,在城里找到粮食的话,士兵们就要饿肚子了。
知情的人都是暗暗焦虑,然而,一军的统帅岳飞却依旧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依照军规,命令各部安营扎寨,同时令部将张宪前去劝降:当年张宪和荆超关系不错,是老交情。
劝降的人派了出去,但是武力准备也没停下,尤其是身怀赌约的岳丘王贵两人,更是不约而同地来到郢州城下,仔细观察敌情。
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虽然号称重镇,其实是个小城。城墙高不到一丈,撑着杆都能跳上去;城防十分松弛,守兵也显得蔫不拉几的,岳丘带着部将们假装往前冲锋,然而都快接近弓箭的射程了,城上也没人放箭。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说明守兵精锐,准确地判断出守备的范围,要么说明守兵垃圾,来不及反应甚至懒得反应。根据岳丘自己的判断,真相应该是后者。
对于这个时代的金-齐-宋三家的状况,岳丘一向认为极其类似于抗战时候的日-伪-共,伪军的战斗力最弱,战斗意志也是最差,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到处交好,给自己留下退路,随时抱胜利者的大腿。
下个小时说不定就城头就挂上白旗了呢。
岳丘再看了眼城防,打马回头,准备召集部队进行演练。
而王贵仍旧领着他的亲兵绕着城墙溜达呢,见岳丘朝他微笑,就咧了咧嘴,算是回应。
“这巴掌大的城,一鼓便破。”,李山颇为不屑地说道。
这兄弟当初跟着翟琮东征西讨的,连坚城洛阳都曾占领过,所以对郢州这种小不点,根本看不上眼。
“没错。”,岳丘也持相同意见:“关键有两点,一个是快,不能输给王贵那厮。”
赵四和王大头摩拳擦掌,同时叫道:“愿为选峰!”
岳丘笑了一笑,接着说道:“第二个是要稳,若是能少折损一个弟兄,便是输给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