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曲阳初战(1/2)
果然,高夜一行人才走到魏郡,就接到军报,董卓被张角大败。那董卓果然放弃继续围困张角据守的广宗,反而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曲阳。
其实董卓一到广宗,就明白卢植为什么不尽快攻打,不是他不想,而是广宗的防御确实做的有模有样。那张角早早将城外树林砍伐一空,城头上滚木礌石早已齐备,而卢植却无法就近取材,制造攻城器械。再加上广宗城内有黄巾十万,那里是那么容易就攻下来的?卢植的办法没有问题,十万黄巾每日里人吃马嚼的要消耗多少粮食?就凭广宗一个小小县城,围他仨月,不攻自破!可现在不行了啊,卢植因为围而不攻,被皇帝拿下了,自己总不能步他的后尘吧?只能是尽快攻下一地,也好先让皇帝安心,这样自己才好继续围困广宗,以获全胜。
可当董卓连攻了半个月的曲阳,也没有拿下这座城池。那张宝果然也有些本事,守城守的的固若金汤,原以为小小县城指日可下,可哪里想到这么久了连城头都没占领过几分钟。
其实这也不能太怪董卓,他以往作战,都是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更多的是马战与野战,哪里攻过城池,因此这一回攻打曲阳,也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没想到就在自己气急败坏的时候,背后突然杀出了张角的人马。奶奶的,这张角不好好的在广宗城里带着,跑出来做什么?
腹背受敌的下场就是溃败,张角亲率五万人马从广宗杀来,正在攻城的董卓哪里预料的到?曲阳城内的张宝眼看援兵已到,也是杀出城来,在副将严政的率领之下,与张角一齐夹攻董卓。董卓大败,据军报上讲,要不是突然杀出了一支不知道从哪来的军队,只怕董卓的命都要交代在这了。
皇甫嵩和朱隽的捷报早已送到了皇帝的案头,皇帝才高兴了没两天,就收到董卓兵败的消息,这份气愤可想而知。刘宏直接下旨,命皇甫嵩接替董卓,率军围剿张角,至于董卓,就和那卢植一样,减死罪一等吧!
皇甫嵩接了皇命,代替董卓继续围剿张角,而朱隽则是接了皇甫嵩的军令,直往曲阳杀去,至少也要牵制住曲阳的兵马,使其不能和广宗的张角合流。就在屯扎于离曲阳不远的赵县的当晚,高夜就闻听有一对人马前来相投。
高夜听说了,孙坚自然也听说了,因为是朱隽派人来说的,同时也叫他们二人都来到大帐。说实话高夜和孙坚也有些好奇,都想看看究竟是谁来相投,说不定就是那个救了董卓的人呢。
至于高夜,他虽然知道《三国演义》里描写了刘备在乱军之中救下了董卓,可那是小说,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毕竟正史上只说了一句刘备因剿匪有功,受封安喜县尉,至于他都立了什么功劳,可就真没人知道了。所有关于他讨伐黄巾的故事,都是罗贯中写的,可不是历史学家写的。因此高夜也不确定是不是刘备来了,万一是其他人呢?
不过高夜一进大帐,只见有三人正在帐中,为首一个正在和朱隽叙话的,不是刘备是谁?高夜和孙坚一进大帐,朱隽和刘备都望了过来。刘备眼见高夜在此,心中不禁一喜,毕竟高夜是第一个对他颇为提携的人,他心中自然对高夜有着几分亲近之意。
“哈哈,我当是谁来了,原来是玄德兄啊。”高夜率先笑道。
“哦?明曦你认得他们?”孙坚在一旁不禁问道,本来还担心会不会是黄巾贼的细作,现在既然高夜认识他们,看起来还很熟悉,那自然是不用担心了。
“嗯,我之前奉命在幽州平叛,与他们兄弟三人很是熟悉。这位刘备刘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又师从卢中郎,在幽州时以一介布衣聚集五百乡勇,助刘太守平叛。”高夜一指刘备,对孙坚说道,随即又指向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皆是玄德的兄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啊,那邓茂、程远志就是死在他们两个手里的。”高夜说罢,又对着刘备三人说道:“这位乃是孙坚孙文台,骁勇善战,更是战功赫赫!尤其在宛城一战,更是身先士卒,登上城墙,这才让我们一举攻克宛城。”高夜笑道。对于这样勇猛的人,自己心中也有些钦佩,自然不会吝啬赞美之词。
朱隽虽然已经听刘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也知道他是汉室宗亲,卢植的学生,不过还真不知道他这两位兄弟阵斩了黄巾渠帅。其实也正因为刘备说自己是卢植的学生,和公孙瓒是同窗,朱隽才相信他们不是细作的,毕竟做为黄巾贼人,大都是农夫,每日里连饭都不一定吃得饱,又哪里会关心公孙瓒曾经是卢植的学生呢?
现在好了,高夜居然认识他们,而且一起并肩做过战,那就不用再怀疑他们的身份了。只是没想到他的这两个兄弟也有本事,高夜自己的武艺已经很高了,连他都赞赏的人,武艺可想而知。
“刘太守命你去青州,战事可还顺利?”高夜问道。
“一切顺利,那青州黄巾不过乌合之众,只是仗着人多罢了。一开始混战虽然没占到便宜,不过邹校尉随后设计伏击,将他们一网打尽。邹校尉平叛后便回涿郡了,我想到恩师还在广宗与张角奋战,便想着来这里尽一尽力,哪知道我才来便听说恩师他遭阉人构陷,押送回洛阳了,因此便来投朱将军。”刘备简短的说了一下自己和高夜分开后的经历,高夜听了也是点了点头。
“之前董卓兵败,多亏了一支人马杀出,解了董卓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