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铁血铸新明》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铁血铸新明 () >> 第六百二十九节 汉人至上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91195/

第六百二十九节 汉人至上(2/3)

杀掉多少汉人?百万、千万……

成祖是太祖的儿子,因得位不正杀得人头滚滚,那微臣呢?”

这番话虽然犯忌过多,但确实是秦浩明的肺腑之言。

在秦浩明的想法中,他还真对皇位没有兴趣。

若不是恰逢乱世,身上有汉人的责任,他还真想做一个纨绔子弟或者富家翁。

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就去哪,何等逍遥自在?

听完秦浩明的话,崇祯皇帝彻底安心,他微笑着说道;

“壮哉,这是何等有趣,何等快意!

能随心所欲,肆意而为,呼啸四海,劫掠天下。区区名分又算得了什么,秦爱卿占了大便宜啊。”

终至此刻,双方可谓讲得一清二楚,至少目前如此。

所以,听见崇祯开玩笑,秦浩明也不禁豪情大发道:“皇上圣明,微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唯谨遵圣意尔。

不过,皇上可知江南、两广、福建三地,每年从事海上贸易之家,多达数万乎?

自东南出海,从我大明属国,直至西洋管辖诸国,定居经商之民已达数十万之多乎?

还有欧罗巴仅凭弹丸之地,利用海船就赚得盆满钵满。

微臣看着这些,眼红啊!

微臣要在有生之年,上为天子国家,下为黎民百姓,开一道通达四海、殖民域外的道路,让汉人走出去。

最起码当个四海大盗,劫掠大洋,奉承天子,反哺朝廷,还是能做到的。

还有,微臣要把大明的道路建得四通八达,有利民生。”

“爱卿慢慢来,不要着急,须知过犹不及!”崇祯听秦浩明要修路,眉头一皱,劝慰道:

“始皇帝筑长城、修驰道、兴灵渠、拓疆土。

汉武帝驱匈奴、征西域、筑雄城、封狼居胥。

隋炀帝征高丽,修运河。都洛阳、巡张掖。

此三帝哪一个不是千古明君,那一项举措不是利国利民,唯惜欲建功于一代,而耗尽民力,以致留残暴于史册,留骂名于千古。

凡事当量力而为,只要方向正确,从容施政即可,须知慢只是是小过。快则是大罪也!”

秦浩明瞥了一眼崇祯皇帝,嘻嘻笑道:“皇上英明,比微臣强百倍。

只是臣性子疏懒。但求为天子国家略尽绵力,为万世太平稍有增补,只喜剑走偏锋,不愿走常规路。

只是皇上忘记了,始皇帝、汉武帝、隋炀帝耗尽的是自己国家的民力,微臣却是要耗尽他国的民力。”

崇祯受到教育和思想和秦浩明不同,他不由摇头叹道:“又是喊打,又是喊杀,不仅劫掠四海,盘剥藩国,还要抢占蛮荒,搜罗天下。

秦爱卿,如此蛮横残暴,此非上国之仪,不合道德之邦啊。”

秦浩明嘿然一笑,反问道:“皇上,道德是个什么东西?”

崇祯皇帝解释道:“道,仁也,德,行也,以仁心而行善举,以异于qín_shòu也!乃教化万民,万世不易之法也!”

秦浩明摇头说道:“道德既非天生,亦非神授,始于自私,即是人创,何谈仁善,何谈正确?”

崇祯一脸好奇,问道:“爱卿又有什么高见不成?”

秦浩明点点头,笑道:“尊老爱幼,道德也!为何?乃为维护衰老将死之人,乃为爱护新生稚嫩之子。

娶妻生子,道德也!为何?乃为维护血脉传承,乃为稳定国家宗族秩序也。

不偷不盗,不抢不夺,道德也!为何?乃为维护私人所得,乃为人人安心劳作也。

勤奋自强,修身自律,道德也!为何?乃为鼓励生产不使物资不匮,乃为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也。

仁爱天下,牺牲奉献,道德也!为何?乃为我华夏族群劈坚斩棘,共度难关,繁衍不息也。”

崇祯点头同意,然后迷惑问道:“爱卿既然理解透彻,也对道德尊礼膜拜,因何还要嗤之以鼻?”

秦浩明笑解释道:“皇上须知,道德无所谓正确,无所谓崇高,乃是人之需要也。

老者无所依,人人皆会老,所以当尊老。幼者无所靠,人人皆新生,所以当爱幼。

需要变成规则,规则变成法度,法度升为规范,此所谓道德之源。”

见三人点头同意,秦浩明方才大笑道:“我华夏之道德,乃为维护我华夏百姓之需要,自当身体力行,敬之尊之,不可动摇。

可那海外之民,西洋诸国,可是我华夏之民么,微臣和他们又何须谈什么道德?”

望着被自己忽悠蒙圈的三人,秦浩明最终傲然道:“对蛮夷之不仁,才是对我华夏百姓之最高的道德!”

三人瞠目结舌,不意秦浩明能把谬论解释得如此坦荡,可是细细思之,却好像还有几分道理。

可是,秦浩明还在继续说道:“皇上,北方水利不修,连年大旱。

江南鱼米之乡,纷纷种桑养蚕、改栽茶树、挖泥烧瓷,大明粮食年年入不敷出,若是能让藩国进贡,又是什么景象?”

听完秦浩明的话,崇祯陷入沉思。

是啊,粮食问题是困扰大明的主要问题。

可是,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任何一个大臣能提出解决方案。

或者说,粮食问题根本对他们没有影响,自然也无需解决。

可作为一国之君,这是崇祯时时刻刻要面对的问题。

西北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之所以久久不能剿灭,还不是就是因为粮食。

让藩属国进贡粮食,在秦浩明之前,从未有人提及。

想到这

状态提示: 第六百二十九节 汉人至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