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山寨又来了!(1/3)
在动画这一产业内干过一年的都知道,导演每天的工作只有连个字——开会!
不像真人电影导演那样,需要组建剧组,也不需要搭景拍摄,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制作技术已经越来越高级,导演开会的时间,都大大缩减。
动画制作的准备阶段主要有几个工作:确定概念、系列构成、人物设定、色彩设定、美术设定,物件设定。
此时,在梦幻工场内一间制作室内,正聚集了整个公司的绘画好手,被李志凡召集起来开会,在这个近五百平方的制作室内,二十多个灵魂画手正一边绘制,一边听着李志凡的提议。
其实这只是所有画手中的一部分,其实上目前预计的整个人团队,光画手就会有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按照分镜、人物、色彩、美术、物件分成了五组,其中属人物这一组的画手是最多的。
在大厅的正中间有一个近300k的超大屏幕,画手绘制出的人物、构图、场景、物件等,可以被显示在屏幕上。
目前进行的就是这部动画的第二阶段,分镜的制作。
第一阶段是脚本,不过只有很简单的舞台指示和人物台词,几乎没有提及任何关于画面的东西。
而分镜是确定大方向的主要一环,不过这也不用李志凡去画,他只要提出概念,让故事板画手来完成就好。
这些画手制作出的素材,李志凡会一页页的看,此时他就坐在屏幕前,盯着屏幕上出现的每一页分镜素材,虽然是分镜,但是在这一环节就要大概的确定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要不然下一阶段的画手,会很困难。
“这个地方改一改!下巴再尖一点!”
“这里的头发再卷一点。”
“这个不行,我想要的是那种丰润一些的形象……”
其实美国的画手大都是同样的风格,而风格的诧异,只有在国家之间或是地区之间才能分辨。
比如日系的动画走和风,港版则是和港漫风一样,有很多线条,中国内地的动画又是另一种风格,偏美工质感,且中国风浓厚。
美国动画的风格就是金属质感浓厚,且人物都是按照美国人自己的形象来设计的,在颧骨、下巴和鼻子这些部位会显得特别大,身材也像美国人民心中幻想的那样好。
当然,这只是普通观众的感受,而到了实际上的动画制作中,专业人员肯定又是另一番不一样的理解。
原本大家还以为李志凡会要求做一部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动画,却没想到提出的要求,都是欧美系的,有些人不禁在心里想:难道李志凡喜欢大洋马?
除了绘制人物的画手以外,还有绘制场景。
当一秒钟有24张图以上的时候,人的肉眼看起来就会是连续的影像。
所以在制作动画的时候,一秒钟就要有24张画,一般一张叫做一帧,或者叫做一格。
基本好莱坞的所有动画都是1秒有24张的,而且每一张都画,最后出来的效果,才是大家在电影中看到那样,工作量是相当的大。
不过梦幻工场的水平,已经进阶到一个新的高度,科技改变了世界,也代替了很多画手的工作。
现在的动画技术高级到了什么程度呢?
就是像玩体感游戏一样,设计好场景,然后将人物嵌入到场景之中,便可完成一帧图画,在同一场景之中,只需要嵌入不同的人物造型即刻,不需要整幅图去手绘。
配音方面更牛,一部动画制作出来,是没有嘴型的,而配音人员在配音时,嘴型会随着配音人员突出的字词来变幻,最后制作出来的成片中,口型和台词是一模一样的。
这一套设计可以方便配制各国的语言,这套技术目前也只有在梦幻工场有,别的公司也在研发,但成熟度都不如梦幻工场,所以梦幻工场每年有很多订单,都是帮助其他动画公司制作相关项目。
但目前还没到这一步,不过《寻梦环游记》的人物设计和场景设计已经在同步进行。
李志凡虽然不懂很多动画的细节,但是掌握大局还是可以的,而且他脑中有这部动画的原版,很多细节他只需要提出要求,就有画手来帮他完成。
所以当一组分镜头完成之后,人物设计和场景设计的画手,就能马上投入完成,不需要等全部分镜做完再进行,而且确定了第一组的分镜之后,后续的分镜绘制便很好展开,甚至不需要李志凡去怎么监督,而他的重心也就转移到了人物绘制和场景绘制上。
一百多位画手同时进行绘制,这恐怕是动画制作史上最大的一次投入了。
因为一部动画往往只需要十几个画手,分别负责一个或多个元素,尤其是人物这一块,一般主画手就负责主角一个。
但这一次不同的是,所有元素在同时进行绘制,主角人物在确定了形象之后,李志凡安排了五个画手对其进行绘制,在不同的场景,主角也有不同的形象。
即使是成熟的画手,每一次画同样的人物都不一定会相同,而且一部动画在制作中更换画手是很常见的事儿,只要不更换主体团队,就不会改变风格。
这次制作《寻梦环游记》的主要团队是马修的人,有他从旁协助,再加上昂科斯会不时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一切顺风顺水,有条不紊。
李志凡的工作就是在每一张会议桌前换来换去,和不同分组的画手们进行开会讨论每一处细节。
同时,已经完成的部分,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