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登基称帝 大结局(2/4)
被盘剥的越发厉害。到时候赵风接收颍川郡的阻力,也就会越小。
所以赵风在这种想法下,许都一围就围了快五年时间。
没多久。
又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许都内传出消息,曹操病故了!”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
虽然不清楚曹操具体的死亡时间,但显然不是这个时候。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曹操提前这么多年,便亡故了。
还没来得及感叹世事无常。
又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许都天子派使者前来大营,表示愿意投降!”
赵风知道,刘协只是被曹丕等人推出来的由头。
曹丕等人不同意,刘协就算想投降赵风,又有什么用,根本没人会听他的。
何况,刘协想投降的消息,都出不来许都皇宫。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去找徐庶,让他去见见天子使者。”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这种情况,赵风自然不适合直接接见刘协的使者。
所以让徐庶去打头阵,打探那边的情况,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片刻后。
徐庶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回禀主公,许都断粮了!”
“根据使君所言,曹操是因为饮食不善,又操劳过度,导致头风发作,最终病故。”
赵风听后,也是感慨不已,没想到曹操是这样死去的。
沉吟了一下:“他们投降,有什么要求没?”
徐庶摇了摇头:“没提什么要求。”
接着话锋一转:“都已经断粮了,还能提什么要求?”
“再拖延个三、五日,许都城内,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赵风沉吟了良久:“刘协毕竟是刘汉的天子。”
“以我现在的身份,接受刘协的投降,只怕不太合适。”
“我意,让士兵每天运送些许粮食进入许都,吊着许都城内军民的性命。”
“然后回洛阳接受袁耀的禅让。”
“之后以帝王的身份,来接受刘协的投降!”
“元直以为如何?”
以许都的情况,就算赵风想分给百姓多一些的粮食,也会被曹军给抢走。
所以还不如一视同仁。
反正也就苦个一、两个月,起码能保证,不会饿死人。
徐庶对赵风行了一揖:“如此,大善!”
其实赵风想的,除了所谓的身份不合适以外,也是考虑到了以后的影响。
因为这样一来,之后流传出去的说法,便是赵风刚一登基称帝……,许都天子就投降了赵风。
这样一来,赵风就显得更加的正统了。
三天后,赵风便带着虎营、豹营,离开了许都城下,启程返回了洛阳。
又一个月后,赵风在洛阳皇宫,接受袁耀的禅让。
再半个月后,赵风祭拜完天地,正式登基为帝!
因为都是禅让过来的,国号依然是汉,没有变动。
年号则进行了修改,废除经常更改年号的制度,以后年号统一为新汉年。
之所以叫新汉年,第一个表示的,便是赵风新立的王朝,算是一个新生的大汉。
另一个意思便是,王莽当年也是从汉平帝孺子刘婴手中禅让过来的帝位。
而王莽当年建立的国号,便是新。
所以新汉的意思,也算是把新朝算了进来。
为了模糊这个概念,又让人大概知道这么个用意,便没有从王莽的始建国元年算起,而是把孺子刘婴的居摄元年,汉平帝的元始元年,都计算了进去。
而原本应该是代表赵风的新汉元年,也被赵风改成了新汉二零八年。
与赵风心目中另一套计算年历的公元二零八年,刚好相符。
赵风这么做,并不是故意要把年号弄的与公元年历一致。
而是有着第三个意思,便是想告诫后世子孙,孺子继位的结果,可能就会被类似王莽这样大权在握的人篡位。
这方便赵风,日后新立一些,关于继承人选的制度,也算是防范于未然。
然后便当着众人,派出使者,分别前往马超与白文所在地,表示赵风认可了马超的凉王之位,与白文的秦王之位。
让他们二人,分别上书,表示愿意称臣,奉赵风为帝。
之后新增了亲王、郡王、县王,三个王爵爵位。
亲王,显而易见,便是赵风亲族的王爷,只有八个固定王爵,拥有少量兵权,不世袭。
郡王,是属于异姓王的,可世袭。
要求便是他们自己去夺取非汉地的地盘,算是鼓励那些有野心的世家、豪强,去对外侵略。
对王朝的稳定,好处颇多,可以分掉不少野心家惦记帝位的心思,又能间接削弱各个世家、豪强。
毕竟战争打的就是资源消耗,一但战败,一切都化为乌有。
另外,也算是给了一个另类的晋升通道,那些有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法的人,便可以去那些地方发光发热。
赵风这种举措,也不算新创,而是把周制修改了之后,专门弄出来的。
因为纵观古代历史,也就只有周朝,扩张的土地最多。
同时赵风以山海经的名义,把世界大概地图传了出去。
因为山海经里的地理位置,经过研究山海经的学士走访,发现并不适用于汉朝的地理位置。
所以赵风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