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民间春秋》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民间春秋 () >> 第一回 乡民祈雨天不助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73038/

第一回 乡民祈雨天不助(1/2)

(大清盛世康乾间,乡民衣食唯靠天;天旱无收枉祈雨,激起耿老爹办学念。¢£,)

经过明末清初年间连年的战乱之后,清朝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军残余势力和南明朝的抗清武装力量,逐步统一了全国。随后,到了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时期,全国各地终于6续展进入到了封建清王朝统治下的繁盛社会期。在此阶段,我国中原地带以北的广大农村地区,习惯于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老百姓们,已经可以安居乐业地过日子了。

然而,即使是当时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太平盛世时期,在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那些只能靠天吃饭的朴实乡民们,依然还是摆脱不了大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束缚。这不,在“三六九镇”周围数百里范围内,那一年就遭遇了一场非常罕见的大旱灾。

除了受制于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束缚之外,有神论这一流传已久的信念还深深地植根在几乎所有乡民们的心灵里。所以,每逢生特大旱灾的时候,这些淳朴而又愚昧的乡民们就会组织起庞大的祈雨队伍,虔诚而又非常庄严地举行隆重的祈雨仪式。尽管在整个祈雨仪式中,乡民们对上天的敬畏和对神祗的祈愿竟相彰显,但这样的祈雨活动十之**,或者说根本就起不了一丁点儿作用。然而,盼雨盼得望眼欲穿的乡民们头顶炙热的阳婆爷,手搭凉棚一次次抬眼翘望没有一丝丝云彩的无边蓝天,再无奈地望着逐渐干枯掉的禾苗,真正是束手无策啊!因此间,他们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做着这种可怜的徒劳。

耿老爹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个“三六九镇”上,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曾经亲眼目睹过好多次悲壮而无果的祈雨仪式。因此间,长大成人之后的他,对这种徒劳的祈雨活动并不认同,也从来不参与其中。

那一年也不例外,在一个烈日熏烤的暑天午后,祈雨仪式又像往常年间一样隆重而悲壮地举行了。

在祈雨仪式开始之前,由上百号人组成的祈雨队伍先在镇西北方向小河边的龙王庙前聚集。聚齐之后,负责组织的几位乡民就走进龙王庙里祭祀,包括摆放牛猪羊肉等各种供品、燃香、烧黄表纸、磕头等;在龙王庙外,还有专人负责在这个时候燃放鞭炮。祭祀完后,这支浩浩荡荡的祈雨队伍就在龙王庙前排起长队,无比庄严地出巡游去了。

所有参与祈雨的人,都在烈日下头戴用细柳条编成的凉帽,光着上身,赤着双脚。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个人,各自左手提着一面很大的铜锣,右手拿一个铜锤子有节奏地用力敲打着开道。紧随其后的是四名壮汉,他们用专门定制的轿子,庄严地抬着龙王爷的塑像。这种所谓的轿子,实际上只是一个既没有轿顶,而且四周围也全无遮挡的空框子而已。所以,龙王爷的塑像坐在里面,是完全暴露在烈日之下的,寓意晒龙王。再后面的人们,右手臂下面都悬挂着各种各样象征性的农具,比如缩小了尺寸的铡刀片、铁锹头、镢头等。悬挂这些铁器的是一些细铁链,铁链子的顶端带有一个细铁钩。根据所悬挂铁器的重量不同,可以用最少两条,甚至多条铁链子顶端的细铁钩穿透祈雨者手臂下面的一部分皮肤,将铁器悬挂在他们的手臂下。然后,他们就一直抬着负重的手臂巡游。

这支祈雨队伍先在村镇周围的田间道路上走一遍,然后再在镇上的各条大街小巷转一圈。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跟着开道者有节奏的铜锣敲击声,齐声呼喊着,“龙王爷啊,下点儿雨啊,救万民啊!”。

游行完毕之后,祈雨的乡民们再将龙王爷的神龛塑像放回龙王庙内,并且再次燃香、烧黄表纸、磕头和祈祷。如此,整个祈雨仪式就圆满结束了。

在这样的祈雨活动中,最让人不敢正眼儿瞧的,是那些抬着负重手臂忍痛巡游的祈雨者们。由于一个个的细铁钩穿透了他们手臂下面的一部分皮肤,鲜血就顺着铁链子流下来,流淌到了他们手臂下方悬挂着的象征性农具上!刚开始游行的时候,鲜血甚至还会滴落到他们走过的道路上。走得时间久了,鲜血就慢慢地凝固了不再继续流淌,已经流淌出来的,也逐渐变成了黑红色的斑块儿。而在这个时候,悬挂铁器的那个手臂上面的皮肤,也由于长时间地被悬挂在下方的铁器紧紧地拽着,从而生了局部淤血,慢慢地变成了紫黑色的一大片!

那天,当这支祈雨的队伍经过镇子南边时,站在门口默默观看的人们心情都非常沉重。当女人们看到上百号筋疲力尽的乡亲们,尤其是那些右手臂下悬挂铁器的乡亲们经过时,都扭过头去不断地擦眼泪。

在这些观看的人群中,有耿老爹一家六口人,还有他家的左邻耿憨一家和右邻董家成一家。

远远望到这支悲壮的祈雨队伍慢慢地走近了,耿老爹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起来。而与此同时,那个多年来一直不曾放弃过的梦想,也再次浮上他的心头……

耿老爹的小女儿耿兰只有四岁,看着那些右手臂下悬挂铁器的乡亲们经过时,瞪着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倒吸着凉气躲到了娘和爹爹的身后。董家成的女儿董妞儿比耿兰大一岁,是一个胆子蛮大特别淘气的女娃儿,但看到这个场面时,也不禁紧张地拉住了母亲刘氏的衣襟,战战兢兢地问:“娘,他们不痛吗?”

刘氏说:“傻妞儿,怎么会不痛呢!”

董妞儿不解地说:“那他们为什么

状态提示: 第一回 乡民祈雨天不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