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狄青(1/2)
眼前的杨文广与演义中的白面粉唇的小将形象相差甚远,虽然脸也不黑,但看起性格沉稳,久经世事的样子。膀大腰圆,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
徐平道:“将门虎子,果然非寻常人可比。来呀,给杨将军搬椅子来!”
旁边的庄客搬了一把交椅放在下手,杨文广谢过,坐了下来。
高大全指着身边的另一人道:“这位是狄青,年轻时与人使气,把人殴伤,被刺配了充军。因为武艺超群,被选入禁军来,现在随在我的身边。”
听了这名字,徐平不由就笑起来。高大全倒是挺会交朋友选手下的,随便找两个人出来喝酒,竟然就都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
狄青是因为他哥哥跟人打架,他代兄服刑,被刺字充军。刺配自然是充到厢军的牢城营里去,脸上刺字是罪犯的待遇,禁军刺字不会刺在那里,一般是在手腕虎口之类不碍观瞻的位置。而且禁军的待遇比较高,领俸禄一直到六十岁,六十除役之后还领半俸,一直到老死为止,一般的小官都比不上他们。这种待遇,怎么可能犯罪就充进来。狄青是禁军从厢军选人的时候,身材合格,弓马器械试过,才转入禁军。
徐平做过的几个职务,基本都管军队的钱粮发放,对这个年代的军费深有感触。说起财政困难经常讲“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实际大头是在军费上。一个禁军,就以这个年代来讲,往小了说地方上养一个就粮禁军,需要三户的赋税提供粮米,不包括真正养兵的大头发到手的钱,钱是来自三司和内藏库的。单以钱来讲,禁军骑兵一人一年要钱一百贯多一点,步兵一人一年要六七十贯。禁军实际有缺额,但钱粮发放从来是足额的,实际每个人费的钱更多。仅从待遇上说,禁军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崇文抑武的另一面就是对武人的金钱收买,同样的级别,武将的俸禄就比文官要高上一大截,禁军普通士兵的收入远高于公吏,厢军的收入更不是差役能比的。压制了武人的政治地位,就需要经济上的补偿,当兵的人又不傻,没好处怎么行?
宋军不能打,最少不是因为给的钱不够,除了五代那样的乱世,和平年代宋朝军人的收入是远高于其他朝代的。但战斗力这种事情,是不会随着收入增加提高的。
狄青被选入禁军,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如果浑浑浑噩噩一辈子,这样也就过去了。但他虽然出身低微,却有理想,人又确实能打。这样在三衙禁军里就有些尴尬了,禁军是个讲人脉讲背景的地方,和平年代又不打仗,一个外来户处处都比别人能干,看在大家的眼中便就处处不顺眼。最后被高大全选了随在自己身边,也算是个虞侯。
高大全入了禁军过得也不顺利,虽然有徐平这个靠山,甚至皇帝亲自测试过,对他赞眷有加,但并没有什么用。官升得还算顺利,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掌过实权,一直都是做着副职。这个年代官称里带副字的并不一定就是副职,多数情况下实际上是正职,军队里真正的副职是都虞侯和虞侯之类。虞侯经常被用作高级武将身边帮闲的称唿,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禁军的实权全部是由正职掌握,哪怕是位列八管军大将的殿前、马军、步军三都虞侯,也一样是闲职,手中没有实权,掌军需要其他的差遣。
这种被人排挤的日子并不好过,当年在徐平身边,虽然没有管过正规军,到底是真正能够发号施令的人物。到了禁军之后,官是越做越大,管的人却从来都是那么几个。堂堂军级的副职,一军可有五六千人了,出来就只能带着狄青这么一个随从。要知三衙的高级军官,跟他地位差不多的,出门哪个不是前唿后拥,好多人的随从都是绫罗绸缎。
高大全性格沉稳,再大的难处也自己默默扛下来,徐平对他已经是恩重如山,这些生活上的琐事他从来不曾提起。其实跟徐平讲了也没有用,别说是徐平的地位,就是当朝宰相其实也管不到三衙里。除非是像吕夷简那样势力盘根错节的,能够借着提名管军大将的机会,跟军队的实权人物进行利益交换,不然就只能干看着。
此时的狄青只是个小军官,并没有特异之处,徐平心里记住他的名字,一样吩咐庄客搬了交椅来,在杨文广的下手坐了。
见李迪和陈尧佐两人有些不高兴,徐平道:“当年我在邕州,出城数里,便就是都是蛮人村落。邕州地广千里,朝廷能管到的编户齐民却不足千户,两三县而已。数年之间能够括土为丁,建起蔗糖务,最后攻破交趾,全靠军民齐心用力。所以见到从军的,我都看着格外亲切一些,两位相公包涵。”
李迪道:“这里是龙图的庄子,我们自然客随主便,不须介意。”
高大全看得出来两位相公对几个中下层武将与他们坐在一起有些不高兴,便就对徐平拱手道:“官人在这里有正事要谈,我们几人不便打扰,去找谭虎说话。”
徐平点头:“好,你们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叙叙兄弟之情也是好的。”
杨文广和狄青两人起身,与高大全一起叉手告辞。
看着三人离去,徐平对李迪和陈尧佐道:“这个高大全,当年随着我在邕州立了不少功劳,回到京城入了禁军,虽然升迁还是迅速,只是却有些不如意。”
李迪道:“以他现在身份,钱粮不少,算得上富贵了,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曾经上阵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