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文明世界才有德(1/4)
此时站在对面的吕夷简心有所感,上前几步,拱手道:“敢问宰相,何以修德?”
徐平拱手:“回相公,修德此二字,已道尽天下之德何所来也。”
“天下崩,德散于天地间,散之于天下之民。崩散之德何在?在人心耳。人心化而为外,一为待客之礼,二为待客之语。问礼而知仁义,问语而得文言。知仁义则知政,晓文言则知德。德已散,欲复起必修之。”
文明的死亡和退化是怎么一回事呢?文明的载体政权死亡,文明的思想慢慢消散,文明的灵魂一段时间还附着在曾经这个文明天下的传承人身上。表现就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待客之礼,从古时候传下来的文明语言。
文明是由人的向心力生成的,共有这个文明的天下人,使用着一套大家公认的礼仪制度,说着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不如此,大家无法在这个天下交流。
天下亡了,天下人还在,这一套共通的东西由每个人保存。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每个人都在修改着来适应自己。传承而来的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与人相互交流所使用的礼仪和语言不断变化,这就是由文明而变俗世的过程。
文言是什么?文言就是文明的语言,是天下之人来相互交流的。徐平前世把文言解作书面语,意思其实简单直白,文明已经只存在了纸面上,而在现实世界中消失了。
当文明只留下了记忆,祖先的故事就成了神话。只留下神话,文明就真没了。
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同化。大家聚到一起,说一样的话,有同样的习惯,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文字是文明的语言写出来的载体,文明消散后化作一个一个词语,一个一个成语,被后人所使用着,根据时代需要赋予其新的意思。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使用一样的文字,人与人之间使用同一套礼仪,就代表了文明强大的向心力,天下的治世。都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就表示着文明在死亡。喜欢使用另外一种文明的文字,另一种文明的语言,就表示着对自己文明的否定,对另一种文明的向往。
文明来自于人心,所以政权硬逼是逼不出来的,最后只能从人之外来借一种东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去争取六国的民心,而是强行用秦律来统一治下人民。所以法家在文明这高度上,是不讲继承,不要前一个文明,强行再造一个文明出来。
秦国如果不乱,没有汉朝出现,可不可能?当然可能。文明的生成有两途,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王道就是王化,让人从心里认同,霸道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就是大家要一样。最终霸道文明形成,政权的向心力大多来自于天或者神,成为宗教文明。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文明,即上古三世和周朝的儒家文明,汉朝杂王霸两道而用之的汉文明,还有一种宗教文明。明白了汉朝是汉天下,有汉文明,就明白了汉宣帝所说的那一句“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到底是什么样的意思。不是汉宣帝这个人实诚,把统治者不能说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而是他就是说了一句大白话。汉天下是借了周天下的德,但又不一样,纯用德教化,用周朝的施政方法,汉天下的制度就立不住了,无法让天下归心。他说出来,大家也都明白,不含个人的意义。
当文明消失,大家都变成了俗人,把文明当成一种虚假,那么厦鞯募鞘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满了虚伪。俗人理解不了文明人的想法,强行用俗人的想法去解经典,就只能用虚假来解释。俗跟人的智商、品德没有关系,天下亡了,文明消失了,每个人都只能做俗人,想做文明人你也做不来。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文明消失天下必然成为文化荒漠。后人用记忆中的文明语言所称的文化人,跟真正的文化没有关系,所以让假的文化人来解释先人经典,他只能够告诉你,字看明白了,说的意思都是假的。
儒家文明形成需要天时地利,即一块资源富足的土地,大家相互合作比互相争夺更加有利于生存。其间夹杂着战争杀戮,但还是以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为主流。
条件合适,儒家文明会再现。徐平前世的美国,其实就是重复着周文明以及其延续汉文明的道路。那块土地相对独立,没有其他强势的文明威胁,大家可以合作为主流来进行相互之间的同化。而外部的压力过大,宗教文明也会再现。
文明可以长存,国家不能长存。随着文明崛起,国家会被文明或用霸道,或用王道进行同化。不想要变成别的人,就只能捡起来自己的文明,哪怕捏着鼻子也得做。
徐平一个俗人穿越到了文明世界,要建立长久存在的文明,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为这个文明修德,让其焕发新生,要么用霸道,让这文明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宗教文明。
天都山下他为什么感受到了文明,因为岳飞之死太过蹊跷。罪人很明白,早已经被后人铸为铁像长跪在了岳飞墓前。秦桧、张俊,一文一武,掌天下大权。还有一个没有跪在那里的,就是皇帝赵构。因为天下要让人归心,皇帝的错要由大臣来代,赵构不能跪。
如果在前世,他作为一个俗人,出于对岳飞的敬仰,到了岳王墓前,会对墓前的那几个罪人狠狠地踹两脚。回到家里,到网上把没有跪的赵构骂上一通,这事也就过去了。
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