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进攻和缓和(1/2)
苏联的知识分子阶层,在赫鲁晓夫放松文化管制之后,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变化。显然这种程度的反弹,已经让苏联的思想领域权威苏斯洛夫不满了很长时间。平心而论,这种变化不是赫鲁晓夫想要的。他缓和了文化钳制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迅速复苏,但赫鲁晓夫在执政后期又强调文学和艺术的党性,严厉批评给现实抹黑的作品,强化了书报检查制度。他主张与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仍坚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要让谢洛夫来看,那显然是希望改正斯大林时期那种太严格的社会环境。但随后发生那种不愉快的变化,赫鲁晓夫也一样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解冻文化界,同时不断给予文化界那些所谓文化人不断警告。在缓和的同时,仍然和美国在各种领域上较量。
好歹赫鲁晓夫还知道自己有些地方过火了,至于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从来就没觉得自己的改革危险,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被打出gg,还一副懵比的样子。
对于此时的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来讲,那就是把效果还不错的改革继续深入下去,把效果不怎么样的改革马上停止,对苏联的国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国内的政治结构上,合并被分开的两个党组织,、经济方面则是柯西金继续深化改革,发挥苏联的内部潜力。苏斯洛夫希望文化界停止对国家明里暗里的嘲讽,谢列平则希望建立起来公平的法治环境,还有正常运转的监督体系。
在赫鲁晓夫刚下台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面,整个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苏联的新任领导层就是这么度过的。真理报不断发文,刊登新任领导层的举措,同时目前还在一直宣传赫鲁晓夫退休的意义,以及他对新任领导层的期望。
此时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处在最少的时代,除了勃列日涅夫和中央书记基里连科,谢列平和谢洛夫、柯西金和马祖洛夫、波利杨斯基的政府干部之外,只有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还有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一共十个人。其实一般情况下谢列斯特都在基辅办公,除非大事否则不会来莫斯科,实际上此时的中央主席团一共是九个人。
在用了几天时间,把苏联的国内情况梳理完毕之后,下一个问题开始浮现,那就是国际环境的问题,如果按照苏联本身的计算方法,苏联的经济已经开始逼近美国的七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到底如何应对美国领导的北约,是缓和还是进攻,这就是一个问题。
“从春季攻势开始之后,美国的反战浪潮已经到达了顶点,加上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丧失,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美国会想办法撤出越南的泥潭,同时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国内经济!”谢洛夫把几封电报的复印件,每人一份交到了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的手里,“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首先美国的不会马上就撤退,因为他们还不像放弃南越,而是在等待南越的政府军、或者说是伪军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再撤退。”
“这能说明什么呢?”中央书记基里连科神色轻松的问道,“现在谈的是我们的国外政策,还是希洛夫同志你的眼中只有美军?再者这件事应该由国防部的同志来谈吧?”
“我的意思是,美国人虚了。他们的国内已经出现了问题。”谢洛夫已经接到了剑桥五杰的情报,知道英国的动作,一旦英国觉得自己的金融资本积累完成,肯定会对美国的美元下手,上演一场爸爸回来了的好戏。
“安德烈,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从克格勃的情报中,来提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更加合适的制定我们对美国人的对策。”勃列日涅夫用并不激烈的言辞,批评了自己的战友,然后道,“我们应该多听取别的同志的意见,在情报和国际局势的分析这种领域中,谢洛夫同志是我们苏联的权威,我们应该给与尊重。”
“权威谈不上,只是有一些想法。”谢洛夫虽然一直打着安全专家的牌子招摇撞骗,但在这个场合还是必须表现出来一定的谦虚。他知道其实勃列日涅夫其实对克格勃的情况一清二楚,克格勃虽然从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一直到他牢牢地掌控在共青团干部的手中,但一些高层干部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很好。比如克格勃副主席齐涅夫、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白俄罗斯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这些人都出生在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有这种消息渠道的勃列日涅夫,除了对谢洛夫本人亲自操作的事情不太了解之外,对其他通过克格勃主席团下达的命令和工作,都很了解。毕竟谢洛夫也无法在克格勃一手遮天,哪怕他知道谁是勃列日涅夫的人,也必须给予尊重。
就拿齐涅夫来说,这个人早在进入安全机关工作的时候,谢洛夫才是一个小小的加盟共和国内务部部长,齐涅夫做局长的时候,几乎和谢洛夫进入内务部是同一时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谢洛夫都属于是后来居上。
“那我就来谈论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如果同志们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随时提出。”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道,“战后独立的亚、非、拉等前殖民地国家也已经成长起来了,而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反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这是我们可以操作的地方,目前的舆论环境对我们苏联是非常有利的,苏联必须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