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天龙之代天罚世》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天龙之代天罚世 ()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65909/

第二百三十七章(2/2)

而在内地少盐地区,更是贵则上百文也有!这其中的惊天利润都到哪里去了?

苏轼写过一首诗《山村五绝》之三,描述百姓生活,“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可见当时盐价之高,普通百姓已经颇有压力,而相当部分的贫困人群,更是已经食无盐忘其味了。

这虽然是苏轼非议王安石新法的诗,乌台诗案中,也被拿来作为诬陷的证据,但是实在的说来,这个盐价还是王安石变法后的盐价,之前盐价更加吓人!百姓生活压力极大,社会矛盾也极大,不然赵顼也不会刚一上位,便急急升任王安石主持变法。

宋朝太祖时期(九七零年),睦州米每斗二十文,当地有一古井陶栏上记录下了这事。

真宗时咸平三年(一零零零年二月),处于灾荒年景的杭州,米价每斗六十五文,“彼处米价,升六十五文足。”而大中祥符元年九月(一零零八年),大丰收,两浙米斗七至八文。六年正月米价为:六十文每斗。

熙宁五年(一零七二年)五月,变法前夕,日僧成寻在越州用四百文钱,买到五斗米,“以钱四百,买米五斗”,则米价已经升到每斗八十文钱。

到了王安石变法后,米价则降到了斗五十文钱左右浮动,虽然仍旧很高,向相比来说已经降低了。王安石辞相后,米价则一路升至七十文左右!就这还是蔡确为保住变法成果,竭力遏制米价的结果!

米在市场上价格高升,那是因为在市场上流通的米减少了,但并不是因为天灾,导致产量减少,而是因为**:宋朝不禁止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逐步集中于大地主之手,而粮食也就自然的逐步囤积于大地主之手,大地主囤积居奇,将米价拉高以谋取巨大利润!

王安石变法因为用人不慎,固然发生了盘剥民利的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仍旧得人心,因为相比较以前,生活还是好了些,这就是为什么一面士林(尤其是北方士林)中贬斥王安石变法数典忘祖、与民争利,一面百姓却仍旧尊称王安石为王老相公,皇家赵顼仍旧对王安石礼敬有加的缘故。

林天曾经看过宋朝历史架空的小说,所以很了解这些数据,到了这个时代后,一番感触下,基本属实,但他更加知道的是,原来历史上,一零八五年,赵顼驾崩,后赵煦上位,由高太后垂帘听政,变法派完败,守旧派上台。米价一路涨到九十文,赵煦亲政后,虽又短时间的意图重新变法,但不知何故只七年,便病逝于开封。赵煦病逝后,米价更是一路突破百文大关。

有宋一朝,北宋年间,多有年轻的短命皇帝,林天以前不解,只当是赵家天福不够,直到穿越到这个时代,了解到皇家与韩、吕之间的斗争后,才明白,这些龙椅上想有些作为的帝王,都触犯了韩、吕的利益,不被历史所记载的斗争失败后,他们只能默默的病逝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或者任意杜撰,在近现代历史上,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利坚,不还是因为总统亲民,作出损害大资本家利益的事,而被暗杀了吗?

利益令人疯狂。赵煦之后,便是发明瘦金体的宋徽宗,这位皇帝什么都会,后世评价为“诸事能”,但还有后半句,那就是“独不能为君!”

徽宗年间,米价突破一百二十文,金兵南侵,皇廷南移后,米价更是一路利好飘红。

高宗时,问大臣道:“昨夕闻已籴新米,莫少减价否?”张守回答道:“有人自浙西来,前此每斗一千二百者,今减作六百。”宋高宗大喜道:“不但军不乏食,自此可免饿殍。在细民岂小补?当须及时广籴,以备岁月。”每斗600文,就使皇帝喜出望外了。

…………………………………………

注:本章数据偏多,但并非捏造,皆可见《宋会要辑稿食货》。本章目的,只为更进一步描述皇家与韩吕之间的矛盾,以及百姓与韩吕的之间的矛盾。

^^^^^^^^^^^^^^^^^^^^^^^^^^^^^^^^^^^^^^^^^^^^^^^^^^^^^^^^^^^^^^^^^^^^^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