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希望渺渺(1/2)
从夏依达老人家里出来,陈默并没有按照乡政府办事员的要求将门锁上,他相信老人能想得通。/p
夏依达的祈愿石堆被毁了,但是陈默和刘翠又给老人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p
“我们既然答应了夏依达老人,就要想办法帮她。”刘翠说。/p
“这事要发挥你这位师机关干部的作用了。”陈默说,“我一个团里的小干事,没有多大能量。”/p
“我不也是一个小干事?”刘翠说,“我找艾哈买提副主任去,他职务高些,门路也广,打听人的事,应该不难。”/p
陈默和刘翠回到羊达曼乡政府,把相关情况向艾哈买提副主任作了汇报。/p
艾哈买提告诉刘翠,帮助找人的事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去当地边防x团了解情况。/p
刘翠软缠硬磨,催着艾哈买提当天就回到库卡县城。边防x团的团部就在库卡县城。/p
陈默与政治处其他人员汇合之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加点写出了工兵连的新闻稿。/p
c团工兵连爆破施工的经验做法,很快在兄弟部队流传开来。/p
……/p
一天下午,陈默和许冲将政治处的宣传车布置好,音响设备调试了多遍。/p
他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一次突击大会战做准备。为了鼓舞士气,政治处要在会战现场开设阵地广播,给战士们鼓劲加油。/p
准备就序之后,陈默想提前写几篇广播稿,以便明天播音时用。/p
他刚在车厢里坐下来,拿出纸和笔,就看到艾哈买提副主任的吉普车从县城方向开过来了。/p
吉普车在c团宣传车跟前停下,刘翠从驾驶室里跳了下来。她戴着墨镜,穿着陆战靴,下车的动作好潇洒!/p
陈默在卡车车厢里站了起来,冲刘翠招了招手,说:“刘干事,我知道你不是专门来找我的,是吧?”/p
刘翠走近车厢,抬头看着陈默:“对不起,你答错了。我就是专门来找你的。”/p
“有什么重要的事?劳您亲自来,还亲自开车?”陈默笑着说。/p
“艾副主任有事临时回a师去了。他的车留给我,作为采访车用。”刘翠一只脚蹬在卡车尾部的牵引钩上,两手抱在胸前,喜形于色,“这车我们俩都可以用。”/p
“厉害!”陈默说,“我到现在都不会开车,你什么时候学会开车的?”/p
“大学毕业在军校集训的那一年,就有驾驶课程。”刘翠说。/p
“哦,在军校学的,有驾照吗?”陈默问。/p
“在这荒郊野外,又没有像样的公路,还要什么驾照,会开就行。”刘翠不以为然。/p
“艾副主任的心可真够大的。把车留给你开,他竟然能放心。”陈默说,“不会是你私下偷偷开出来的吧?”/p
“你这个黑狗,尽把人往坏处想。”刘翠也学着陈默的同学那样称呼他,“快下来吧,高高在上的感觉很好吗?”/p
陈默将纸笔收拾起来,跳下车。刘翠摘掉了眼镜,露出明澈的眸子。/p
两人来到吉普前。刘翠两手插在裤兜里,陈默靠在引擎盖上,那个地方很暖和。/p
此时,太阳西下,它要把最后一抹光芒铺洒在帕米尔高原。/p
“什么事?说吧。”陈默问。/p
“上次我们答应夏依达老人帮她找人,费了好大劲。”刘翠说。/p
“有结果了?”陈默问。/p
“艾哈买提副主任去边防x团,通过军务档案查询了1960到1964年,五年的兵员名册,查到了两个叫阿布拉江的士兵。”刘翠说。/p
“哪一个是夏依达要找的人?”/p
“其中一个阿布拉江现在是塔哈分区的副司令,我们查了一下,他的家是伽蒙县的,并不是夏依达所说的库卡县阿合奇村的。”/p
“那另一个呢?”/p
“另一个阿布拉江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牺牲了。”/p
“啊?”陈默感到有些惋惜,“难道那个牺牲的就是夏依达要找的人?”/p
“我们查了烈士档案,这个牺牲的阿布拉江是民乐县巴仁乡的,也不是库卡县阿合奇村的。”/p
“那就奇怪了。”陈默轻轻拍打着吉普车的引擎盖,“那我们可怎么跟夏依达说呢?”/p
“我还发现了一个情况。”刘翠稍稍皱起眉头,“感觉有些蹊跷。”/p
“怎么?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陈默疑惑不解。/p
“我这次在边防x团参观他们荣誉室,注意到一个细节。”刘翠说,“解放军历史上有三次大的军服改革。1955年实行军衔制,部队的帽徽是圆形的军徽;1965年军服改革,取消军衔,帽徽改成红五星。1985年,恢复军衔,帽徽又改成椭圆形的军徽。”/p
“嗯?什么意思?”陈默问,“你是说,夏依达拿的那个红五星帽徽是1965年之后的。那么,阿布拉江与她私奔,就不可能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时期的事情?难道夏依达记错了?还是她编了一段故事……”/p
“从夏依达老人的言行来看,她不大可能说谎,也没有必要对我们讲一段虚假的故事。”刘翠说。“有可能是她记差了,或者当初阿布拉江没有给她说清楚。”/p
“这样理解似乎也说得过去。”陈默说,“我听说,那时农村的人对生日、年龄并不太在意。有的人说是梨花开的时候出生的,有的人说是杏子熟的时候出生的,所以,夏依达老人记错时间是有可能的。”/p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