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核能制造人工太阳(1/2)
余小星等人边跟着周晨光走,边一边观赏着这个充满了科幻色彩的城市。/p
地上跑的,墙上爬的,天上飞的……,送货的,搞建筑的,电子眼监察的……,这种各样的机器或者机器人让余小星、张峰、张胜男这三个初来乍到人感到大开眼界。/p
“这里连建楼都是机器人在操作?”余生看着那些正攀爬在楼宇外墙壁上,手一接触到某些钢铁结构的表面,就发出电焊时候的火花来机器人问周晨光。/p
“是的,这里的建筑都是金属结构框架但其实墙里面是高压土,和那个巨人像上的人工石工艺差不多,都是利用高压将原本松动的土,压得跟花岗岩一样坚硬。”/p
“你们看到的这些金属楼宇其实并不全是金属的,如果全是金属的话,那耗费的金属材料可就太多了。”/p
“而且因为金属材料的筹集和搬运工作也会大大延长生态城建设的工期。”/p
“如果我们要在火星上建造这样一个生态城,我们不可能会将这么多钢铁材料通过宇宙飞船运到火星。”/p
“就地取材才是最节省和最效率的方法。”/p
……/p
众人点点头表示非常理解。/p
“把沙漠里的沙子压成石头,然后盖成楼宇,这的确是很高明的想法。”张胜男竖起了大拇指。/p
余小星想了想好像想到了什么:“沙漠里金字塔难道也是这么建造的?那可是方圆百里都没有石头的沙漠,他们怎么可能将那些几吨几吨重的石头运过去?”/p
张峰想了想余小星所说的。摇了摇头:“这怎么可能,金字塔距离现在可将近5000年了,5000年前那时候华夏文明才刚开始发展,怎么可能有人会拥有现在这里才有的这种压缩土的技术?”/p
周晨光露出一个微笑:“也许外星人会。”/p
张峰:“……”/p
……/p
余小星用手挡住自己眼睛,通过自己指缝观察天空中的那轮太阳。/p
一种暖暖的光透过他手指的边缘边缘地带,当肌肤变得红亮通透。/p
这种感觉和平时在外面时候,将手掌放在阳光下感觉一模一样。/p
“刚刚你说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城市是在沙漠的下面,这样的卫星是看不到的。”余小星冲周晨光这个“导游”说道。/p
周晨光点点头:“是这样的,这是这里保密工作的一个重大前提。”/p
“你刚才这里是一个完全封闭式的生态城,是为了在外星上建立生态城而做的一个试验品?”余小星继续做着总结。/p
周晨光继续点点头:“是这样的,但其实这里还不算成功,其实密闭性可能还差一些,有时候里面所需的生活物资还需要外界的补充。”/p
“如果现在将这个城市复刻到火星上,科学家们并不能保证100的安全,所以我听说,他们地球科技联盟的科学家们打算先在大西洋的水底建一座‘未来之城2号’,因为水更能检验生态城的密闭性和安全性。”/p
“哦,对了,忘了给你们介绍,这里目前主要有两大部门,一个是我们所在的‘国际宇宙联盟’一个是科学家们组成的‘地球科技联盟。’”/p
“当然,国际宇宙联盟相对来说人比较少,这里最主要的还是地球科技联盟的那些科学家。”/p
“哦,就像余小星老爸那样的科学家,这里有8万多个。”/p
“什么?这里有8万多个科学家?”张胜男兴奋地大叫起来。/p
周晨光耸了耸肩:“是的,他们是来自各个国家各个专业的科学家。不过相对于现在80亿人口的地球来说,8万科学家也应该不算多吧?”/p
“那,这个人工太阳就是这8万科学家搞出来的?”张峰眯着眼睛看那轮太阳已经好久了,并没有看出它与真正的太阳有什么不同。/p
张峰继续眨了眨眼恢复了一下眼睛的疲劳:“人怎么能够制造出这么逼真的太阳?”/p
周晨光解释道:“自从人类研制出原子弹以来,对太阳的发光发热原理做出众多推测,公认的原理是太阳上含有极为丰富的氢元素,在太阳中心的1500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这些氢原子核互相作用,结合成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来,这个原子弹是相同的原理。”/p
“1951年,米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将原来的威慑性武器变成可为人类的能源物质,人类实现了核裂变的可控性。1962年,未来之城的设计者伊拉克科学家约克·爱莫斯决定采用核能来为整个生态城提供能源。”/p
“于是经过很多科学家的努力,我们不仅使用核能为城市提供能源,还造出了人工太阳。”/p
“科学家们利用高分子技术透明材料做成了城市的‘天空’,这材料延用了核电站陶瓷材料性质,即便是原子弹在上面爆炸也能完美承受。/p
“科学家又在这材料中由东向西按照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做了核反应隧道,每天在外面太阳升起的时候,核反应开始,到太阳落下时,核反应结束,这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未来之城的太阳。”/p
“经过多年对反应堆材料的调试,核反应越来越“柔和”,它现在反应一天的能量不到原来一颗原子弹的万分之一,反应进行时间也更精准了,经过高分子透明材料的防辐射过滤,找到我们身上的光和阳光无异。/p
“人工太阳是未来城市生态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人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