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种情况我只建议造反!(1/2)
再问下去的话,刘备请辞的奏书也已经写好。/p
不光刘备如此,从他口中,众人得知…那些在朝的高官们,纷纷准备请辞,三公尽皆如此,出刺之外还有曹操…/p
现在朝中是没有宰辅的,都是这群高官商量着来。等于是说,他们在一起组成了录尚书事的职能。/p
他们心里也都清楚,所以都准备好了请辞呢。/p
“你可曾想过是有人在后边故意算计你?”崔博手指有规律地敲击着案几,他的心里头有个想法,但是不知道是真是假。/p
这个日食来的太微妙了,它正赶上朝廷上升期,外敌弱势期。/p
即便是给能干的朝官换一轮,只要不往死里作,就不会出什么大篓子。/p
这不由得让崔博不多想啊!众人请辞,万一有人是早有预谋的,串联众人诱导小皇帝,偏偏不同意别人请辞,就给刘备给批了。/p
那又当如何?/p
刘备现在是军权大佬,但一旦失去卫将军的官职,他就再无一点儿军权,等于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p
刘备点了点头。/p
“之所以我召诸位过来,为的就是商议此事。若值太平年间还则罢了,但此时国尚不稳,我若在此时下台,难保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p
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倒不是一定贪恋权位恋栈,实在是为国忧心啊,而且他一倒台,反对他的人随便就能给他安排了。/p
虽然不至于像原本历史的曹操那般——我败则国家倾危。/p
但是保不齐就有人乱搞呐!/p
但是日食,他必须得走这个流程,不然人言就能给他淹死。/p
“提前做好准备吧!”崔博叹了一口气道。/p
荀彧坐起身子来,明显是有话要说。/p
“文若可直言不讳。”刘备抬了抬手道。/p
在崔博出徐州之时,荀彧和钟繇在刘备的身边,基本就相当于左右手的重要,刘备慢慢地对他们也极信任,好在这两位还真没让刘备失望。/p
屡屡能说出一些极有建设性的意见,简单来说,朝廷能迅速平稳,他们二人的功绩是实打实的。/p
“从今岁开始,崔侍中就开了些新政,在刘将军的推动下,也算是颇具影响,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然…新政谁人可取利也?”/p
荀彧侃侃而谈…/p
取利…崔博肯定不是奔着利益去的,最多也就是为了后世之名,刘备亦然,只不过他是为了国家。/p
真正能得利的,谁耶?/p
中下层百姓也!/p
大兴学校,鼓励普通民众子女入学,会对什么人产生影响?有人得利,那就必然会有人蒙受损失。/p
谁损失?/p
世家也!/p
一旦某种东西泛滥,那就不能称之为珍稀,文化就是如此。/p
在这个经学取士的年代,本来被世家包了个七八的进身途径,忽然又瓜分三四成给普通民众…/p
世家会心甘情愿?/p
当然像崔博、荀彧、钟繇等具有远见的人世家子知道,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不保证谁都会这样想啊!/p
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人还是屁股决定脑袋,这属于普遍的阶级性。/p
比如——你父亲是某官员、母亲是某着名律师,你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考上了某大学、进入了某个不错的企业;而此时,你发现,有个穷小子,他身处的环境很差,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远不如你,是有了政策上的优势,他才和你同上一所学校,然后跟你进了同一所企业…/p
试问…你会觉得舒服吗?/p
当然不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秤,人人都不会觉得公平——四个人工资一样,即便是同样的收入,人还是会觉得不公平。/p
a觉得他更优秀,所以a认为不公平;b觉得他来的时间长,所以他认为也不公平;c觉得自己名牌大学毕业,所以c认为不公平;d觉得自己工作更努力,所以他也认为不公平…/p
汉代的氛围更是如此,到处都充斥这不公,所以崔博只能尽可能地给平民晋身之阶,相对公平一些,世家的不满他能预料到。/p
而刘备一直是崔博的助力,让保守派不满也实属正常。/p
越是这样,刘备就越不能倒台啊!只要他倒了,这些政策,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散一空、或者就被改得面目全非。/p
而且,接下来,崔博还打算有新动作呢…/p
这打好的基础、万世之业…可不能就这样白费了啊!/p
就目前看来,形势还是有点紧张的。/p
因为,只要幕后之人有心,就一定能够成功。/p
而摆在刘备面前的路,也有…/p
一是妥协,去掉官职过上闲散生活或者被杀,二就是兵变…/p
但他喵的这事儿能说嘛!/p
一旦这么做了,那他刘备和董卓、牛辅、袁绍等人又有何区别?不能成功以改写史书的话,那他将背负永世的恶名。/p
“我有一法,只可惜说不得。”崔博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先透露一下。/p
大不了最后再和刘备单独商量一下嘛!/p
“你这厮,让俺觉得心烦!”张飞双手抱胸,冷哼不再看崔博。/p
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将目光聚集在崔博身上…/p
刘备会意,连忙给崔博叫到角落里,附耳上去——/p
只听得崔博说:“兵变!”/p
刘备的脸色一下就变了,他刚想呵斥,但是说悄悄话呢,确实也不合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