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送别故人(1/2)
“哎……其实认真的讲,咱俩的岁数也不小了,要是在前世,这会差不多该当外公外婆了。”/p
听到这个消息,还玉的心情也同样瞬间跌落了下来,人们总是在不经意,才会发觉身边的人突然就老了。/p
马车赶得很急,前面有护卫鸣锣开道,确保道路畅通,这似乎是自己第一次使用这种特权。/p
回京的时间,比往年足足快了一倍,直到入城之后,王浩方才松了一口气,还能见上一面,这就够了。/p
顾不得稍作休息,便直入皇城,前来迎接的,也是多年的老相好,一脸乌黑皱子的海公公,刚一照面,就是一声异常熟悉的哀嚎。/p
“哎哟我的王老弟,你可来了,快快随杂家去见见陛下,他这两天可逗一直在念叨着您讷。”/p
跟着海公公到了万岁殿外,有众多朝臣在外等候,皆是一脸的凝重,分明都是一副等着里面那位咽气的架势。/p
这也是事实,并没有别的意思,等自己要嗝屁的那天,也会有亲朋家人围在你的床边,等你咽气,所以这话虽然不中听,但其实这也算是一件圆满的事,能把想要交待的话都交待完了再嗝屁,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p
而殿外的这些大臣,显然已经跟赵老大道过别了,自己恐怕是最后一个了,因为进到万岁殿内时候,陪在赵老大身边的,是他的几个儿子女儿,包括柴郡主和小蝶俩义女也在病榻旁,这也是大多数人在临死前走的一道程序,至亲往往都在最后关头道别。/p
“王浩,你过来……”/p
看到王浩进来,病榻上的赵老大艰难地抬了一下手臂,示意旁人退下。/p
“王浩啊,朕要先走一步了……”/p
“陛下只是……”/p
“哎……朕都要是要走的人了,你也要学其他人那样,说些自己都不信……安慰话……嘛。”/p
赵老大一挥手打断了大司农的安慰话。/p
“大臣也是好意,说些安慰话,能让陛下走的更安详一些。”/p
“呵哈哈……好好,朕就喜欢听你说这样的话,这……这才是朕大司农啊……哈哈哈……不过朕要告诉你,朕这辈子值了,君临天下,开创了一个不输汉唐的盛世,儿孙也都孝顺,朕没有遗憾,会走的很安详……哈哈哈……但……但朕知……咳咳……咳……。”/p
短短一席话,仿佛就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p
“陛下……”/p
“你……别说话,不要跟一个将死之人争这一柱香的时间,朕知道,这其中,你的功劳占一半。等过了年,就把辽国的……辽国的那小皇帝还回去吧,你……你也别去那边了,这些年来,一直把你圈在这小小的太府寺内,朕是有愧的,你应该有更大的作为……”/p
断断续续的话,持续了很久,不能跟一个即将辞世的老人争时间,所以大多数时候,也都是赵老大在说话,临终的交待,有不少,把辽国的小皇帝交还回去,也就预示自动终止了与辽国的合作关系,以后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盟友关系存在了。/p
大概一炷香过后,该交代的事,差不多也已经交待了,这最后一点时间,要留给他的儿孙,含泪起身,郑重一礼,全了这份君臣之谊后,便加入了殿外等候死讯的队伍。/p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命就像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每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你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p
与等候在殿外的几位老大人打了个简单的招呼,气氛凝重,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一个时代的结束。/p
过不多久,赵德昭赵德芳一杆儿孙也被请出了万岁殿,王浩投眼望去,却见这些人中,唯独少了自家那臭丫头!心中不由得一紧。/p
此时的万岁殿内,也只剩下一病榻上的赵老大,与侧蹲在病榻旁的小蝶,别无他人,连贴身内侍与起居郎这样的影子选手都没有留。/p
赵老大的精神似乎好了一点点,安静了片刻之后,又让小蝶把靠枕往上挪了一些,好让自己能半靠在床塌上。/p
“蝶儿啊……干爹问你,如今边镇与禁军当中,有多少义学子弟了……?”/p
很寻常的语气,说的却是一句极不寻常的话,小蝶闻言,没有答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病榻上的老人,眼神平静,并无一丝慌乱的神色。/p
此时的她,也已经是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女大十八变,如今的她,也早已经不再是那个老不长个的黑瘦丫头,眉宇之间,更有一股淡淡的英气,沉着自信。/p
“二十七万七千一百六十二人,干爹早就知道了……”/p
“呵呵呵……咳咳……年前廷让病重,干爹曾去探望,聊起当年军中之事,才赫然发现,今日军中氛围,与当年相差太多太多了……”/p
军伍就应该有军伍的样子,战时执子之手,息时喝酒吃肉,他们很粗俗,他们会斗殴,会骂娘,会欺凌新兵,会领受军仗,会邀功显摆,也会舍身忘死,奋勇争先。/p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从边镇轮换回来的将卒,那一个个禁军大营中的兵士,再也无法从他们身上找到该有的那些陋习了。/p
这样的军队很强大,强大到让人看着都能胆寒,然而这样的军队却很陌生,陌生到再也无法掌控。/p
“他们不会那样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