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购油(1/2)
去蠡吾城并不需要多久,骑马的话更快,很快刘荨便已经进了城中去。/p
入了城内,自然是不能骑乘马儿了,那只好牵着,不然被官府看见那事情可不简单。/p
当然这事并不复杂,有些关系自然无事,只好端端在街道纵马那可是电视剧才有之剧情。/p
南城门而入,再行几步便可到市集了,道不能说应有尽有,只日常所需尚可买到。/p
阿娘杨氏说要浆洗衣服,而家中清洗衣物之皂角石碱大概用完了,毕竟这贸然多出那么多人,即便家里以前制备的多,也不够消耗啊。/p
刘荨在家时想便所幸乘着脏衣服来买一些回去,然后便又可凭借洗衣之契机逃过阿娘杨氏之谆谆教诲。/p
然后就可以慢悠悠的回去,然后自去后院洗衣服去了。如此也是个好方法呢,不过这洗衣服却也是很累的呢,毕竟不费点功夫可是洗不干净的。/p
只说这古代用何物清洗衣物?一般人家所用乃是草木灰,其中《礼记.内则篇》说:“冠带垢,和灰清漱。”只因其中所含碳酸钾可去除油污。/p
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古人称之为“蜃”),加水浸泡。这是因为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氢氧化钾。/p
当然也会有聪明之人所用天然石碱清洗衣物,其中所含碳酸钠,而这大汉肯定也已经采用此法,而至宋时甚至还会在石碱中加入香料,淀粉,做成绽状然后出售,颇像后世之肥皂售卖。/p
除了这些还有常见皂荚所制作成的皂角,自然此番种种皆是古人爱身体洁净所用,然后所常见必然乃是那些姑娘们于那河边拿着一棒槌反复敲打衣物,如此才有捣衣之声响彻山间小村之景。/p
不管咋说刘荨不太喜用石碱,只因后世生活都讲究不伤手,而这化学反应洗衣自然不用说多伤手了,连沐浴也只好选用皂角。/p
想到这刘荨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而后直跺脚拍了自己脑门一把,现在刘荨只觉得这重生二十年来好像后世知识莫不是被狗吃了,啧,不是有肥皂这一神奇物事?/p
哇靠,现在才想起来,这真的是活到哪里去了?虽自己并非成绩优异之人,可高中化学也是学过那皂化反应呀。/p
如此真乃造化也,难道贫穷真限制了刘荨之想象力不曾,以前过着苦哈生活,最近出外增长了眼界,有了些钱财才知晓改善生活,哈,真失败也。/p
刘荨虽然想到了要制造肥皂,但是到了摊位上自然还是要寻些石碱与皂角回去,若是那肥皂造不出也不至于用那草木灰也,随即便当真买了些石碱与皂角。/p
而之后于心中所想要买这油料去尝试做那肥皂,自然而然便是要买些油料回去。/p
只说这汉代,脂膏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量是较大的,汉代已有专门从事脂油买卖的商人。/p
植物油之获取便大概始于东汉。其中有刘熙之《释名·释饮食》记载:“柰油,捣柰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柰,今云苹果,王先谦认为柰实不闻可为油,奈乃枣字之误。见《释名疏证补》)。/p
而在《齐民要术》卷四“枣油法”引郑玄曰:“枣油,捣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形似油也,乃成之。”/p
此表明古人已知植物果实中含油,然其提取的方法及成品还是较简单和原始的。/p
又有崔寔《四民月令》谓五月“以竿挂油衣,勿襞藏”(折叠)。油衣即涂油以防雨水的外衣,可能用的是植物油,这般倒是还无那油纸伞,只因纸贵,何以未曾用来制伞也。/p
其实在汉代,芝麻(当时称胡麻)已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由于其含油量丰富,遂逐渐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和食用。/p
那《四民月令》中多次提到种植、买卖胡麻,可见当时人们对胡麻的重视,也反映出当时胡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p
想着这些事情,刘荨已经到了卖粮食与油料之店面,到了店前,他便停了下来。/p
只说这家店面还是不小的,乃是整个蠡吾最大粮油店,口碑不错,质量还是颇有保证的。/p
刘荨驻马于店门前,便只身进去了,只见这店里倒是颇为宽广,粮食中五谷都有,油料之种类也并不单一,置于大陶缸中,其上附上盖子,倒是有些像卖酒的。/p
见刘荨进了这家扈纪粮油店中,便过来一店家小二笑着问道“麒麟先生,不知来店中要些什么?”/p
刘荨于装粮食之大斗中抓了一把黄豆,所观察,品质不错,随即又放下,只道“咳咳,客气了,不知你们店中这油料作何卖之?”/p
店小二笑着回道“本店中油料分有豆油四钱一斤,兽油,价五钱一斤,胡麻油八钱一斤,杏油十钱一斤,不知先生需哪种油料?”/p
刘荨听小二介绍,想了想,只觉着当然买便宜的,这胡麻油想必乃是芝麻油也,没想到都已引进种植许久了其价还并未降下,这兽油怕不是是些猪油,其价倒是不高,正好用那饱和脂肪酸给那三十几个大牲口填些力气,便值着墙角那些罐子道“给我来一罐豆油,一罐兽油。”/p
小二听了吩咐便直接将两罐油料搬来放于一矮桌之上,然后用麻绳捆好,直道“先生,一罐约莫六十斤,罐子便送您,先生常来店中,给个浮价,便所付五百钱便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