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恰盛年只身客京华,数余生孑影话孤坟(1/2)
三个月后。/p
朝廷中,丞相、枢密使和参知政事都不在,高巍和宋綦老将军又以年老为由,上书辞官。此时『政府』、枢府无人主事,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皇帝当机立断,授宋羿为枢密使,掌管枢密院。而丞相的位置,却非邵安不可了。/p
皇帝几次三番想请邵安出山,然而邵安以身体抱恙为借口,再三推辞。/p
※※※※※/p
皇太孙再次见到邵安时,是在一个闲适的午后。三月不见,苏祥祚看邵安又消瘦了许多,此时正倚床而坐,毫不惊讶的对他笑道:“殿下,你来了。”/p
“我来了。”苏祥祚讷讷道。他听皇爷爷说起过李洪义和邵安的故事,知道李将军的死对眼前之人有着多大的打击。可当他面对如此风轻云淡的邵安时,他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p
或许邵安是不需要安慰的吧,苏祥祚猜想着。正当他出神时,邵安则开口问道:“殿下初到宫里,一切还习惯吗?”/p
“还好,吃穿用度,宫人们照顾的很细心,爷爷还把我娘接进宫中了。爷爷很喜欢我,『奶』『奶』的病也大好了。”苏祥祚想起初见皇后娘娘时,她一把抱住自己痛哭流泣,嘴里却念叨着父亲的名字。/p
皇后久病的事,朝野上下都知道。只是没想到,苏祥祚的到来,却让皇后病情渐渐好转,大有起『色』了。/p
至于皇帝,初见这个长孙,简直喜欢的不得了。就连在家养病的邵安也听说了,新储君极得圣上喜爱,请了好多大儒,悉心教导。夺嫡之争,在本朝估计是不会出现了。/p
“近日来读《论语》,心中有疑『惑』,故而特来向您请教。”沉默良久,苏祥祚终于鼓足勇气开口了。/p
邵安微微吃惊,问道:“何处有疑『惑』?”/p
苏祥祚道:“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请教先生,此句何解?”/p
原来皇帝劝不动邵安,便派自己的孙子来劝他了。邵安不屑一笑,正儿八经的逐字解释道:“《说文》有云:学,觉悟也。《小尔雅》云:优,多也。《段注》有云:仕,事也。殿下可懂了?”/p
“懂了,谢先生赐教。”苏祥祚聪慧,只需稍一点拨,不出片刻便理解了。然而他此行不是真的来问问题的,他最终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p
“皇爷爷为我请了许多宿儒授业,可我觉得他们学问虽好,但观点陈旧,不切实际。”苏祥祚停顿片刻,终于开口,“先生,我想请您担任太子太傅,教我功课。”/p
“那些宿儒都是德高而年老的学者,有他们教导殿下再好不过,在下学识浅陋,又怎能比得过名师大儒?”邵安婉转的拒绝了。/p
苏祥祚却道:“先生的学问不比宿儒大师的差,父亲在黔州时,曾让我读过先生的策论,读后实在是受益匪浅。”/p
“什么?”邵安这回真的是大吃一惊了,苏晟晖居然还会记得他以前写的策论?/p
“先生以前写过的文章,父亲皆默写下来,保留收藏。”苏祥祚解释道,“父亲十分赞同先生的理论,时常教导孩儿向先生学习。”/p
邵安闻后,有些哑然了。苏晟晖以前经常爱和邵安对着干,表面上对邵安的策论不屑一顾,没想到心底却是认同的。邵安长叹一声,不知道皇上知道此事后,又会作何感想?/p
“好,我可以担任太子太傅,但只负责教学,不理其他。”邵安到底看在了苏晟晖面子上,答应了苏祥祚。/p
苏祥祚闻言,欣喜万分,忙起身长揖:“老师。”/p
※※※※※/p
泰安十七年,夏。/p
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划破京城的长空,李洪义遗腹子出生,母亲难产去世。/p
吴慧明临终时,将两个幼童托付,李洪义曾给儿子取名,叫安国。/p
“安国?”邵安看着怀里小小的男孩,再看看旁边一脸懵懂的胭脂,心下微叹。安国安国,安邦定国。原来,这就是李洪义的遗愿。/p
邵安收养了这两个孩子,带他们回到邵府。此时胭脂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发生了什么事,抓着邵安的手问道:“叔叔,爹爹和娘亲呢?”/p
“再等等,过几天,叔叔就带你们去看爹娘。”邵安忍住心中悲痛,再次遥望城郊北坡,如是说道。/p
吴慧明与丈夫李洪义合葬在了北坡,邵安抱着安国,领着胭脂,来到了李洪义墓前。/p
城郊北坡安眠着众多隐卫,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庄/p
严肃穆。他其实来过这里,当年是来祭拜丁一,如今是来祭拜哥哥。/p
“哥哥,我回来了。”这句哥哥,这么多年,邵安终于叫出了口。然而李洪义,再也听不到了。/p
“哥哥,我带着孩子,来看看你。安国的眼睛很大,长得很像你。胭脂调皮爱惹祸,『性』子最像你。”/p
安国和胭脂呆呆的看着父母的墓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还太小,还没体会到生离死别之痛。/p
邵安看着洪义的墓碑,忽然觉得眼前的场景异常熟悉,仿佛经历过一次。他想起来了,那是永康二十年,他跪在哥哥衣冠盅前,悲伤的不能自已。那年他怨恨老天,为什么死的是哥哥。现在他懂了,这不怨上天,因为这是哥哥的选择。从走上沙场的那一刻,李洪义便选好了结局。/p
邵安缓缓跪下,抚『摸』着洁白的墓碑。马革裹尸,青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