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看我的眼光(1/2)
黄明海的眼神出现了一丝不自主的抖动,他盯着秦汉,慢慢开口道,“秦先生做这件事情,应该不完全只是一腔热血吧?”/p
“当然,如果只是一腔热血,这件事情必然失败。/p
我能下定这个决心,首先是从国家层面来考虑的内外两大原因。/p
外因自然就是看国外的情况了,这几年,东瀛的工业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大有取代西方成为工业发展龙头之势,这一点作为身在东瀛的业内人士来说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吧。”/p
“是啊,就是因为东瀛的这个野心,最近东瀛跟西方国家的关系都开始出现一些裂缝了,大家现在关系愈发紧张,后面真不知道会不会起冲突。”/p
“起冲突是必然的。”秦汉的语气十分肯定,“不过一个曾经靠着从西方不断学习的东瀛如今却能在工业产品上不断领跑世界,为什么?/p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十几年东瀛学的很扎实,二是因为东瀛抓住了工业发展第三阶段的内核,信息化发展。/p
现在包括东芝,索尼在内的一批东瀛工业企业都在加大对半导体,计算机的研发投入,东瀛现在在半导体的技术发展上,几乎已经跑平了米国,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不出五年,东瀛大概率会在半导体领域跑赢米国。/p
而当东瀛把这一优势结合上之前学习来的技术和知识之后,效果就出来了。/p
如果不是计算机带来的这个时代机会,东瀛工业根本不会有这几年的辉煌。/p
而从这件事情中我抓到了一个重点,信息与计算机的相关技术,现在正处在相对原始的发展阶段,这个原始阶段,就是机会!/p
然后就是内因,我们华夏错过了两次工业发展阶段,我们现在的工业发展是什么样的。/p
首先,从制造本身来说,我们现在要么依赖国外,要么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生产阶段。/p
但有趣的是,我们华夏的国家队,从建国开始,恰恰一直都没有放弃关于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五六十年代,我们华夏的半导体发展速度并没有落后西方太多。/p
当然,这也是得益于那个阶段的半导体发展刚刚开始,当时的目标更多是军用,而不是大规模的运用到信息化生产上。/p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去博一把,是有机会的。”/p
对于秦汉的分析,黄明海想了想后点头表示了认可,“东瀛最近确实是几乎倾举国之力在投入半导体的研发生产,最近他们好像刚又推动了芯片的迭代,闹的沸沸扬扬的。/p
米国硅谷好几家公司的高层这段时间也经常来东瀛转悠。”/p
“东瀛这个国家的本还是没有改变,只要有机会,狼子野心就会暴露出来,只可惜他们现在做这么多,最终也只能是给西方,尤其是给米国做嫁衣,他们,根本不可能真正的成功。”/p
“为什么?”黄明海不由好奇,毕竟此时的东瀛可是一片大国崛起之势。/p
“因为政治,因为军事。”秦汉简单点了点,“他们根本没有自主权,又何谈大国梦呢。”/p
黄明海思索一番后突然一笑,“秦先生真是一针见血啊,只可惜此时的东瀛似乎没看明白。”/p
“膨胀了嘛,说白了还是国家底蕴太薄,以前从我们这边学习文化,终究学了些皮毛,国家跟人是一样的,没有底蕴,难成大事。/p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大好事啊。”/p
“嗯?”黄明海表情又一变,很快反应过来,“秦先生的意思是?”/p
“东瀛要是真的跟西方斗起来,那这斗争之下必然充斥着捡漏的机会。/p
至少,一大批公司的惨烈牺牲是必然的代价。/p
所以我现在就准备开始走进工业发展,科技发展的圈子,就是在为不久之后的这场大混战做准备。/p
只要我这几年把基础打好了,到时候,渔翁得利啊。”/p
“那秦先生具体是如何设想后期的发展路线的?”黄明海开始进一步好奇秦汉的规划。/p
“先从技术含量相对低,但市场前景大的产品做起,打好基础。/p
这个基础包括技术基础,人才基础,市场基础,以及经济基础。/p
在我看来,想要在工业发展,科技发展中具备竞争力,经济和技术需要两条腿一起走,这也就意味着,既要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又要用赚来的钱养研发团队。/p
至于研发方向,未来十年肯定是围绕着计算机,围绕着信息化。/p
后面再看时代的发展情况。”/p
“那秦先生最开始的这个阶段,几乎是从零开始啊。”黄明海也不含蓄,直接说出现状。/p
“技术层面,我现在确实是零,所以我需要本身不是零的技术人才。/p
但在经济层面,市场层面,我可不是零。/p
黄先生愿意特地回国一趟来见我,想必也是听罗教授介绍了我的情况。/p
我知道,想要让身在东瀛的人才们回来帮我,必然会面临几个很现实的问题。/p
首先,他们在东瀛的公司上班,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研发设备,研发资料,以及研发同僚。/p
其次,东瀛开出的薪酬远远高于我们华夏,甚至完全不在一个层级。/p
再有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国内的工业研发环境,尤其是私企的环境,能否有研发经费,研发环境的保障,大家都是持怀疑态度的。/p
所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