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崩塌(2/2)
能干到刺史的位置,完全是沾了萧家的光。/p“那就去吏部,帮我查最近二十年的调遣名单,把韩王府的鹰犬全部揪出来,一个都不要放过。过年之后,你要是还想走,我放你走的远远的。”/p
萧策说的轻松,能在吏部查阅这些卷宗的,官职必定不低。他给他适应京师权贵互相倾轧的时间,也是真的希望他留下来辅助他。/p
上官寒无奈,仰头长叹。他知道萧策对韩王府恨之入骨,刘心竹也因为他做不到彻底跟他们决裂而负气离开。都盼着韩王府早日垮台,真的到了这一天,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倒不是怕陛下情绪激动,不能恨萧策,便迁怒与他。而是一起长大的人,最后争个你死我活,心里不免难受。/p
萧策拿出大理寺卿那里上交的证据,都是些不打紧的,动摇不了根本,给他过目。/p
“俞舒若将恩威并加学的很透。她用的人,都是新提拔的。那些旧人,都甩给了赵妃。俞舒若要稳固权势,培养自己的势力,我能理解。赵妃作为后宫妃子,与前朝大臣走的近,就不免惹人怀疑。你说有没有可能?”/p
“没有什么不可能。陛下至今没有册立太子,诸位皇子都有可能。他们敢要这么多的钱,只想当一个王爷才是不可能。与其担心随时被人剪掉羽翼,随时覆灭,不如扶持新主上位。我今晚上就住你这儿吧。”/p
上官寒真的接手了,公事公办,也绝不含糊。既然要做,那就要快!/p
“二哥,你给我看看刑部的相关卷宗,当年负责杨彦失踪案的是哪位。二十年前,先帝还在,老王爷私吞赋税,追杀杨彦也都是悄悄的做,所以用的人也一定是绝对信得过的。我要是没得记错,有一个是年纪轻轻就辞官了,回老家成亲,再也没出来。我想查更多,就被赶出大理寺了。”那是七年前,他没被灭口,还能活着调离京师,也是命大。/p
萧策指着旁边一摞卷宗:“诺,那一堆都是。你要是有时间,还可以跟杨彦面对面聊一聊。他现在就在这儿。噢,弟妹也在。”/p
上官寒没有吭声。听心竹说小时候跟着师父,经常饿肚子。有了义父,才有人管饭。他那时候才成亲,想着以后不忙了,就给她做饭,这样就不用担心她不着家了。现在想想,他哪里会有不忙的时候,空想罢了。这么多年了,该放手了。/p
第二天,萧策请假,没有去早朝。上官寒也没有回家见父母,直接去吏部报到。人还没出吏部大门,陛下的圣旨就到了,直接任命为吏部左侍郎,协理吏部尚书掌管吏部各司。也不必进宫面圣,这就着手查案。/p
二十年的官员调动名单,都摆在面前,堆积如山。吏部尚书年纪大了,天擦黑,就鼓励大家好好干,然后自己回家吃饭睡觉去了。/p
上官寒等他一走,就立刻吩咐左右,盯准了哪几个州的赋税数额以及走向。其实,韩王府的爪子能伸向哪些地方,他早就有留心,还让江湖上的朋友去证实。苦于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赋税真的是被他们拿走了。/p
他曾经假设过,如果自己来做,会有什么法子在各地功曹,通判的眼皮子底下拿走赋税,只有做假账。这么明目张胆地造假,势必当地的刺史点头。那就是他触及不到的区域了,他没有那个权力去查那些刺史。/p
现在他让他们盯着赋税去向,他自己翻查那些刺史的出身,升调。夜半鸡鸣,吏部还是彻夜灯明。/p
刘心竹拎着食盒过来探望,说:“崔爷爷给彩彩姐做的鸡汤,加了人参、当归。她就喝了一碗,还剩下一锅。萧大人让我给你送一份。”她轻功好,鸡汤一点都没撒。/p
上官寒低头,一口气喝完。放下碗,问:“彩彩姐情况怎样?”/p
刘心竹说:“还行。崔爷爷说让她好好调养,躺够七天再下地。寻常人家身子好,躺一两天都行。她太操劳,比不得别人家身强体壮的。还说,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没必要再添女儿。”/p
上官寒深吸一口气,卧床休养,这叫还行?两个儿子有一个是贵妃娘娘的,萧策他只有一个儿子,子嗣单薄。/p
“你回去吧。跟二哥说,我会尽快核实这些名单,别问什么时候做完,做完了就给他。”他转身就走。想起来那支珠钗没有还她,她已经走了。/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