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再见前世婆婆和老公(1/2)
后头高爱清在说什么,高山月都没有再吭声。
高爱清什么时候走的,高山月都没注意。
过了几天,高山月借口要去县城“还”电视机,带走了一篮子烤鸭。
上次卖那一茬鸭子的时候,她并没有完全卖光,留了十来只。
骑自行车到县城,快的话有四十来分钟就到了。
她独行,将篮子放入了空间,因此骑得飞快。
选择了火车站附近的农贸市场,六点半就找好了摊位。
启东县人民有早起的习惯,这时候的早市已经开张起来了,各种小吃、摊子,林林总总的。
不过,今天下起了小雨,需要打伞,高山月从空间取了一把黑乎乎的伞撑着。
看到烤鸭,有几个买过鸭子的熟客过来,“又是姑娘你呀?不卖生鸭,卖烤鸭了?”
高山月脸上的表情显得恰到好处,不是那种特别过分的热情,但也不生冷,“阿姨,您可来得真早。烤鸭是我连夜做出来的,您尝尝合胃口不?”
说着,高山月拿起竹签就戳了一小块鸭肉,递给了面前这位五十来岁的妇女。
竹签是高爱国按照要求做的,小巧精致。
秦喜梅也不客气,接过去尝了尝,“嗯,味道不错。”
再一看高山月挂在篮子上的价钱牌子,“一只烤鸭2.5斤,4元。姑娘,给我来一只,回去尝尝鲜。”
高山月二话不说,取出夏季洗晒过的荷叶,包了一只烤鸭,再用稻草编制的绳子绑好,递给秦喜梅。
秦喜梅拎着烤鸭,抖了抖,“你这两斤半,够分量。”
高山月露出一个浅笑,“按只卖,方便。”
至于够不够两斤半,高山月没解释那么多。能卖得起烤鸭的人,都不差那几毛钱。这些人平时买东西早就炉火纯青,手拎一拎就分辨得出是否够重量。
秦喜梅拎着烤鸭走了不久,又回来了。
不过,她身边还走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不停问:“烤鸭在哪里呢?没看到呀。”
秦喜梅一眼看到了高山月的烤鸭篮子,“素珍,到了,到了。”
吴素珍跟在秦喜梅身后走了过来,不停打量高山月,显然有点奇怪,怎么是个这么年轻的少女在卖烤鸭。
甚至还问起了秦喜梅:“秦大姐,这个体户卖烤鸭,干净不干净?你敢吃吗?”
秦喜梅说:“这姑娘一直在这里卖鸭子,以前卖的是生鸭,今天应该是第一次出来卖烤鸭。我一直在她这里买生鸭,鸭子养得好,胃里也没塞乌七八糟的东西。”
县城农贸市场卖鸭子的,除了高山月这个养鸭大户,平时陆续有一些散养鸭子的农民拿几只来卖。
为了让鸭子更重一些,有的人会给鸭子塞满一肚子的草甚至石头、粮食。这样一来,一只鸭子足足可以多二三两的重量。
不是有个词叫“填鸭式”吗?
“素珍,你信不过她还信不过我吗?”
吴素珍这才将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收回来,说:“我这不也是怕你吃亏了?”
高山月和吴素珍的目光交接上了,她礼貌而疏远地淡淡点头,递过竹签:“阿姨,您先尝尝吧,不合胃口不用买。”
吴素珍接过来,将信将疑尝了一口,忽然“吸溜”一声,“不错!”
秦喜梅说:“不错吧?买一只?你们家老叶刚好用来下酒?”
吴素珍迟疑了一下,“四块钱一只?姑娘,能不能三块五?”
高山月轻轻摇头:“阿姨,我这定的都是一个价。您放心,这里的大小鸭子随您挑。”
吴素珍挑了一会,选了一只烤鸭,给了四块钱。
等到吴素珍和秦喜梅离去,高山月微微松了口气。
都在一个县,难免会在某一天遇上。高山月早就做好了再见到前世公婆一家人的准备,这一天终于来了。
叶继云和吴素珍都在国营酒厂上班,叶继云是个不大不小的主任,吴素珍也有点官职,夫妻俩再过几年就退休了。
酒厂可是县城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工人待遇也非常好,所以人们都挤破头想进去。
火车站和酒厂中间隔着一条街,夹杂着最大的农贸市场,以及家属区东区。
高山月每次卖鸭子或者摆摊时,都会选择离酒厂家属区东区附近,因为她知道酒厂家属职工不缺钱,买鸭子不会犹豫。
如果放到乡镇农贸市场,只怕半天也卖不出几只,因为人们舍不得买。
而叶谦一家人,住在家属区西区。
她选择家属区东区的农贸市场,就是不想遇到这一家人。
不过,终究是绕不过去的。
卖到临近下市的时候,还剩一只烤鸭,雨势大了几分。
高山月数着兜里的钱,正在犹豫是继续卖还是打道回府,一抬头就看到雨中一个少年快步走了过来。
叶谦?
这条路并不是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但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
只不过,要使得它成为捷径,他就势必穿过这条街之后,翻围墙进家属区。
所以,这是因为雨下大了,叶谦没带伞,准备走捷径翻围墙回家了?
高山月有点儿错愕。
她记忆里的叶谦,一向冷淡自持,从无失态的时候。
他少年时候,竟然也这么顽皮?
这么想着,叶谦已经越过了她,匆匆往前走。
高山月在伞下看着他的背影,一个黑衣男人猛然在她的摊位前停了下来,“……烤鸭?”
高山月回过神,指着烤鸭:“最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