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设局(3/3)
宋励不耐烦,将家中琐事留给下人办,他自更衣出门,往偃师县去寻兄长宋勉。到了首阳书院,宋勉正在与一个小吏说话。
“阿兄,县署又找你有何事?”
“无非是让家里捐钱粮,我是教书人,不管这些。”宋勉颇显清贵,伸手替兄弟整理了衣袍,道:“你啊,这般大的人了,还一天到晚没个正事,马上也该成亲了知道吗?”
“阿爷让你带我到洛阳去,请舅父为我相看。”
“随我去龙门一趟。”
“为何?”
“我得到消息,上柱国张家的三娘子在洛阳,准备到龙门香山寺还愿。”宋勉稍压低了些声音,“张去逸之女,她两个姐姐,一个嫁了太子,一个嫁了清河李氏嫡支。”
宋励眉毛一挑,道:“这等门第,只怕我配不上吧?”
“因此我带你到龙门去,以风采胜之。”
“好!”
“龙门乃是当年阿翁以诗夺袍之地,务必把握住了。”
武后曾在龙门香山寺命百官赋诗,优者赐以锦袍,以上官婉儿主持并裁定优劣。当时东方虬先写了好诗,以拜赐得袍,宋之问却以一首好诗,让武后“夺锦袍衣之”,传为佳话。
此事宋家引以为傲,到龙门香山寺,如到自己家一样。
宋励笑道:“兄长放心,旁的不会,讨女子芳心我最擅长。”
“把鸡舌香含了。”
“知道。”
鸡舌香却又是另一桩故事,据说,宋之问为人谄媚,想要当武后的面首,可惜因口臭,武后没看上他。
总之,兄弟计议妥当,便准备明日先往龙门,到了再打探张三娘的行踪,以免错过了。
是夜宋励难得安生了些,没去城中的青楼酒肆胡闹,一整夜翻来覆去,想着娶了圣人表侄女如何如何。
到了次日,正准备出门,却忽然听闻了一个消息。
“张三娘在伊水边走丢了……”
~~
县署,令廨当中,吕令皓踱了几步,再次看向了元义衡,问道:“张三娘真丢了?怎么会?”
“学生奉明府之命,赶到洛阳送礼,得知张三娘启程前往香山寺,遂连忙赶过去,到了伊水畔时,张家人已惊动了诸县官吏,正在沿河寻找……一问之下,才知是张三娘乘船过伊水时,被激流冲走了。”
吕令皓了解龙门的地势,知道伊河由南向北流到偃师境内,由西向东与洛河交汇,冬天,水流肯定是不快的。
“激流?冲走了?”
“是。”
“找到了吗?”
“此事也是奇了,诸县官差怎么找都没找到。”
吕令皓道:“不是船夫故意的?”
“此事……只怕不好说。但若能找到张三娘,可是大功一件,连寿安县尉崔祐甫都赶到龙门了。”
吕令皓踱了几步,喃喃道:“太怪了,谁做的?你说,张三娘到了洛阳的消息,都有哪些人知道?”
“张三娘是悄悄来的,住在玉真公主在洛阳的别馆里,对外并未声张。”
“这还悄悄来的?连本县都知道。”
“前几日是公孙大娘特意携弟子去拜会,此后,张三娘还到洛阳新开的丰味楼去用膳,评点了一番,刘长卿为她作了一首诗,因此消息便传了出来。”
“换言之,所有人都知她来了?”
“明府这般说……不假。”
“快!沿伊水搜,保护好张三娘!”
“喏,高县丞已让李三儿在办……”
“他们见过张三娘吗?”吕令皓道,“让薛白来见我。”
~~
“明府找我来,可是为了县里催税之事?”
“薛郎且坐。”吕令皓问道:“不知你在长安,可曾见过上柱国张公之女。”
“张良娣?”
“不,不,是张家三娘。”
“师师?”
薛白随口这一反问,吕令皓不由眼皮一跳。
“薛郎见过?”
“曲江宴上见过。”
吕令皓沉吟道:“那,张三娘在伊水走丢之事,你可有听闻?”
薛白摇头道:“我近来只顾着考虑高县丞打算如何催缴税赋……”
“税赋不急。”吕令皓皱眉道:“张三娘是在伊水丢的,我等需尽快将她找回来。”
薛白问道:“明府言下之意,让我来查此事?”
“这……”
吕令皓一时又有些犹豫,道,“你初到偃师,还不熟悉,此事由高县丞来查为好,不过,县里只有你见过张三娘,你务必配合高县丞。”
“境内出了失踪案,份内之事,自当尽职。”
薛白以让人挑不出错的态度应下,对此事并不着急。
谁急,谁就被动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