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唐(1/1)
农业机械的引擎轰鸣之声,响彻了这片古老的大地。
有了推土机、钩机和拖拉机的帮忙,开垦土地变得非常轻松。
而且因为那些新晋的农场主不缺钱,所有耕地全部配上了灌溉设施,有水库,有井,也有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
以前科技落后的时候,水井这玩意是值钱货,就连地主也开不了多少口井。
如今有了充足的挖井设备,一个钻孔机一个下午就能挖到有水为止。
一旦遇到严重旱灾,抽水机就会从地下抽水灌溉农田。
而平时的灌溉基本以附近的水源为主,当然,若是实在没有水源,那么用电动抽水机也废不了几个银子。
电力来自风车发电,抽水机的电池虽然是效率比较低的盐酸电池,不过有风的情况下转一日一夜足够抽水机运作两三个时辰,足可灌溉三四十亩旱田或者十亩水田。
电池不贵,一组电池不过一两银子,一年换一次足够了。
现在大唐的农作物都是以地瓜、土豆为主,而且他们每三十亩地就有一个水井,已经完全足够应对最长半年的旱灾。
排水设施也全部用水泥加固过,遇到连续暴雨问题也不大。
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大部分土地已经不怕旱涝。
这些农场,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六十年代的米粒坚的农场。
百十个工人,在机械的帮助之下,轻松就能管理近万亩的土地。
虽然红薯等外来粗粮的营养价值肯定比不上小麦,不过至少饿不死人了。
百姓们每天的主食差不多都是土豆、红薯、玉米粉,配上海量来自大海的鱼肉和海带,加上自留地的蔬菜和田野里的野菜,倒也不至于营养不佳。
甚至汉人普遍的夜盲症的问题也因为渔业的发展而解决了。
就在农场轰轰烈烈地搞发展的时候,民间那些地主也没闲着。
随着道路被扩宽,靠右行驶的法则推广到全国大城市之后,大唐重工集团产出的农业机械,被运到了全国展览加售卖。
一起来的还有第一代卡车和第一代轿车。
“有了这等物品,天涯若比邻啊!”
“是啊,不过轿车只能坐人,终究不太实用。”
“没错,这个卡车好,能装人也能拉货,就是坐在后面的人难受点。”
“嘿嘿,我等小民还是不要买轿车了,下单买货车吧!”
“正有此意!”
展览会门前,无数穿着长衫的地主,对着那些汽车和拖拉机品头论足。
道路拓宽的同时,李世民也把沿途的加油站的经营权交给了那些官员去分配。
到现在为止,任何一座县城附近的国道或者城市中心,都能加到汽油。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买主们,纷纷采购起了汽车。
虽然这会农业机械还紧缺,正常难以买到。
不过汽车倒是不缺。
那些地主买到车之后,或派遣仆人,或派遣家人前去培训七天,即可开着这些车上路。
一下子,伴随着加油站兴起的汽车行业就兴旺了。
到处都是轿车和卡车的身影。
马车反而越来越少见了,这年头那些地主没个汽车,出门别人还以为你混得不行了。
至于商人阶层,并没有发展。
因为皇帝李世民通过楚杰留下的书知道了资本主义的东西,他直接把自己的封建皇朝变成了一种伪的社会制度。
那就是尽可能把一切生产资料直接国有化或者控制在皇室手里,包括那四亿亩土地,也包括所有的工厂和农场,更加包括海外的一切产出。
要么归官府,要么归皇室,绝对没有什么大头会漏到民间商人那里。
本来的大型商人也被李世民的工业给打垮了,纷纷加入了皇庄集团,成为小股东,被剥离了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流程之外,只管分钱。
而原本那些世家把持的粮食来源,也被机枪和农业机械彻底击溃。
如此一来,虽然除了那些小地主的自营农场外,再没有其他私企,社会会缺少竞争活力。
但是在大唐彻底僵化之前,就已经足够用空前强大的生产力吞并整个地球。
资本主义完全不需要再出现了。
……
“资本家,说到底其实就是变相的世家,都是把持和垄断某种必需品的来源,以此来影响国家甚至世界。”
“只是世家把持的是知识和粮食,资本家则把持一切,然后在自己的利益需求之下把国家前进的方向搞得乱七八糟。”
“两者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只要能把这些野心家干翻,官府直接把持生产资料,确保分配均匀,任何国家都能继续发展。”
“剩下的不过都是生产力的累积罢了。”
“大秦横扫天下的时候是如此,神书中那个北极熊国也是如此。”
皇宫之内,李世民拿着一个放大镜,一边看楚杰的书籍,一边喃喃自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