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丁(2/3)
去休息了。“你说,他们要是也有个爵位继承,就不用那么辛辛苦苦的读书了。”
卞玉京心疼道:“同样都是他的儿子,有的封王,有的继承公爵,世代显贵,就咱们儿子辛苦读书。”
“怎么还提这事?”李香君摇头道:“木已成舟,皇帝能让你把儿子养在身边就已经不错了。”
“你要是想让儿子封王,就得从小被别人抱养,哪有如今这样伺候在膝下。”
“是啊!”蔻白门点头附和:“凡事有得有失,咱们如今要紧的就是做生意。”
“给儿子们多积钱财才是正事。”
“不行。”卞玉京则犹不肯罢休,宝塔直晃:“等到皇帝来了,我要与他说说,都是儿子,怎么能这般不公平呢!”
“等老大和老二考了秀才,让他们去国子监读书。”
李香君和寇白门觉得这个请求很好,不突兀也很合理。
而且的话,会有哭的孩子才有奶喝,她们这样任劳任怨,怕是皇帝都忘记自己这边几个儿子了。
……
而在这边,京营开始准备与边军轮换,准备拨部分人去辽东。
为了保持京营的战斗力,同时也是保证朝廷对边军的领导,故而边军与京营施行轮换制。
每两年,京营就会派遣部分军队去替换部分边军,然后边军则又入京营。
安西、甘肃、绥远、宁夏、西宁(青海)、察哈尔、锦州府、辽东,吉林、黑龙江。
虽然对边军是每两年一换,但对京营而言,那是每年都换。
毕竟京营家就在京城附近,怎么可能一直戍边吧?
几次之后,皇帝和内阁就有认为,每年派出三万替换最是合适。
这些人不多不少,只占据边军三成左右,同时又不会影响边军的战斗力。
同时,这些从各地选来的京营,就会混合,打乱边制后重新操练,从而真正的融入京营。
那些从京营外派至边军的同样也是如此。
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却能扫出京营和边军的军阀化,再怎么也是可行的。
甚至,在皇帝的畅想中,地方的巡防营也要进行轮换。
但随即思考了下,就放弃了。
巡防营无论是训练强度还是待遇都弱与京营,轮换之后怕是都成了弱鸡。
况且,这天下那么多的府县,交通又不便利,以目前官僚体系,肯定是调转不灵。
甚至,恐怕有些借故调换的人恶向胆边生,直接造反,或者劫掠百姓。
多次轮换下来,这些年京营和边军虽然两股,但实为一体。
如今察哈尔设总督,几乎全归大明,辽东某种层度来说也算是内陆,除了野人较多外,很是太平。
九边中,最让京营痛苦的是安西,距离数千里,一个来回就是半年。
换句话来说,路程不算时间,提前半年轮换,他们得服役两年半。
所以,开春一群人安西时,那叫一个难受,家卷们也哭得稀里哗啦。
太子在京营中,坐看士兵百态,对于士兵们去安西难受却是不解:“安西战士频繁,却是立功的好机会,他们怎么会不乐意呢。”
“我的队正。”副队正叹道,果然是个富家子弟出身,不知民间疾苦:“军中虽然悍勇之辈甚多,但成家立业后总是有挂落的。”
“安西虽战功多,但打仗如同士兵死的最多,将领们才是升官发财的主。”
“而且,跟黑龙江、吉林比起来,差得远呢!”
“哦?”太子一愣,面露不解。
副百户只能继续道:“东北三地,辽东野人较少,都是shú_nǚ真,不仅交税,还会读书,跟普通百姓一个样。”
“但黑龙江和吉林,遍地都是生女真,野女真,还有那野人部落,随便打打就有功勋,而且那里人参、兽皮,草药,鹿茸一类的山珍很多,随便收些回来就能发财。”
“打那些人功勋不多吧!”
朱存渠感慨道:“鞑子的人头最管用。”
“朝廷为了怕他们杀敌冒功,甚至只赏钱,不给功勋。”
“钱也是好的啊!”副队正叹道:
“如今,京营将边军分为三等,一等是优地,黑龙江、吉林、辽东;二等是平地,锦州府、绥远、察哈尔。”
“末等的是苦地,安西,宁夏,甘肃、西宁,这几个地方又穷又偏僻,没啥能弄钱的地方。”
“西宁、宁夏不是有牛羊什么的吗?”朱存渠不解。
“但太远了,带不到京城啊!也不容易带。”
两人畅聊着京营的黑话,习惯,倒是有滋有味。
盖因为他们这一团,将去辽东这样的一等地轮换吧!
副队正饶有兴致地感慨,自己要买多少的好玩意回来,倒是就能发大财了。
朱存渠则摇摇头。
上个月太子妃还没怀孕,这次怕是还得带去辽东了。
几个侧妃,妾室也要带上,开枝散叶要紧。
一时间,他苦恼起来。
人的悲喜是不相同的。
绍武十八年,五月。
京营一团三千人,直赴辽东而去。
皇帝临行前对他再三言语,保护自己,多听多看多学。
太子心生感动,表示明白。
在他理解中,多听就是在军中多探听一些武将值得拉拢;多看多学,就是学习那些将领们拉拢人心,御下之道。
这些都是帝王之术啊!
待他们来到辽东时,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整个辽东,满山遍野的都是山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