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块实验田(1/2)
说到市舶司,就不得不提到隆庆开关。
明朝的海贸,尤其是朝贡贸易,在永乐时期达到顶点。
明成祖甚至任命晋江籍侨领许柴佬总督吕宋国事,不过自朱棣去世后,朝贡贸易的萎缩,以及海禁令逐渐废弛,民间贸易兴起。
于是,嘉靖年间的倭寇,就盛行于世。
当然,倭寇是九假一真,大部分都是民间的走私贩。
在穆宗,也就是神宗的父亲时期,对于倭寇进行釜底抽薪,决意开关,允许民间贸易往来。
但是,地点却仅在漳州的月港。
即使这个小小的窗口,别让大明最后的几十年,赚取了世界上亿两的白银。
如此一来,限制就多了。
比如,沿海所有对外贸易的商船,都必须到月港办理繁琐的手续,并从这里装货出港、入港验货。
所有船只都必须申领“船由”(船籍证书)、“商引”(也叫“文引”,营业执照),才能出海。
发展到后来,甚至对出海船只的建造和运营实行总量控制,“东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只”,严禁彼此间越境贩贸,出海后逾期未归者,即使证件齐全,“仍坐以通倭罪”。
所以,偷税漏税盛行,小商贩们只能看,不能吃。
而如果浦口开关,市舶司设立,立马就能让江南货物进行直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赚大发了。
“陛下,您有意开浦口关?”
阎崇信咽了口唾沫,不可置信。
“怎么不行?”
朱谊汐冷笑道:“因为月港之故,郑芝龙大起,横行于海上,可谓是海中之王,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今日,以浦口港为出口,将整个江南的丝绸瓷器等,都销往海外,而不必千里迢迢去往月港。”
“这样的地位,谁不动心?”
阎崇信大喜道:“如果浦口开关,那对于江南,对于朝廷来说,可谓是一件大好事,一举两得。”
关税,坐税,光想一想,就足以让人心动。
“市舶司只是个引子。”
皇帝倒是很冷静。
经历了新世纪,他深刻的明白,政策这玩意儿就是一开始具有引流效果,如果不能将人留下,就也无用了。
多少的开发区成了荒地,野狼遍地。
“就像我跟你说的那样,刷新吏治!”
皇帝目光如炬,盯着其眼眸,说道:“我要你挑选精兵强将,廉洁如水的人物,去往浦口经营。”
“如果非要做个比喻的话,那些官吏,就得是青楼中伺候客人的龟公那样,殷勤,认真,绝不会瞎琢磨。”
“微臣明白!”咬着牙,阎崇信重重地点下头。
“不,你不明白!”
皇帝摇头,认真道:“浦口港就是尝试的新政地区,我要这里成为朝廷的钱袋子,源源不断的贡献金银。”
就像是满清的洋务运动,以封建的思想来打理企业,怎么了可能有结果?
所以,按照他的设想,既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政,那就在小范围内施展。
建立所谓的廉洁、高效的衙门。
而且,市舶司的建立,能够拉拢一把士绅们,更加稳固他的皇位。
思虑了良久,阎崇信这才道:“陛下放心,那群小子别的没见过,龟公们倒是熟悉,我肯定让他们学得好好的。”
听到这,朱谊汐一时间突然地想笑。
在前世,他的一位好友曾说过,其姑姑在人社局,有天没事,把全县的干部资料都看了一遍,结果发现,八成人身上背着警告。
而令人喷饭的是,都是因嫖被抓。
换句话来说,只要不嫖,升官妥妥的。
“那就好!”拍了拍其肩膀,朱谊汐勉励道:“赋税之事,至关重要,任重道远啊!”
阎崇信好久没经历这等亲昵之举,一时间脸色涨红,激动不已:“请陛下放心,微臣绝不让您失望!”
“毕竟是新设,难免磕磕碰碰,有问题直接提出来,莫要怕了。”
作为自己的实验田,朱谊汐也颇有几分激动。
想着那个老人花了几个圈,塑造了一个世界顶级城市,而自己这个举措,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呢?
后世中,又会如何记载?
越想,朱谊汐越觉得有趣。
在这个时间紧张的时候,实验区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这般一想,他瞬间浮想联翩。
等到阎崇信离开后,皇帝依旧陷入沉思中,不时的发笑,让宦官们极为惊诧,差点就叫了御医了。
到了晚膳时,浦口将开关,成立市舶司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南京。
人们议论纷纷,官吏们则垂头丧气,纷纷直言不可,最多的理由,则是败坏南京的朴实风气和风水。就像是满清的洋务运动,以封建的思想来打理企业,怎么了可能有结果?
所以,按照他的设想,既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政,那就在小范围内施展。
建立所谓的廉洁、高效的衙门。
而且,市舶司的建立,能够拉拢一把士绅们,更加稳固他的皇位。
思虑了良久,阎崇信这才道:“陛下放心,那群小子别的没见过,龟公们倒是熟悉,我肯定让他们学得好好的。”
听到这,朱谊汐一时间突然地想笑。
在前世,他的一位好友曾说过,其姑姑在人社局,有天没事,把全县的干部资料都看了一遍,结果发现,八成人身上背着警告。
而令人喷饭的是,都是因嫖被抓。
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