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争红利(1/3)
“喝,喝!”
“巴特雅要进京营了,真是羡慕,能领俸禄呢!”
内城中的酒肆中,巴特雅点一桌子的菜,甚至还有一坛女儿红在。
陪他喝酒的,则是几个在侍卫司的好友们,三个三等侍卫,一个二等侍卫,以及唯一的一等侍卫哲布。
尤其是哲布。
巴特雅虽然脸庞微红,但看向哲布的目光之中,满是羡慕。
后者继承了老家的一等台吉爵位,是蒙古高爵,理所当然地升迁到了正六品的一等侍卫。
普通的三等侍卫只能穿红色便衣,套个黄马甲,而二等侍卫可以着飞鱼服,但没有鱼龙。
只有一等侍卫才是真正的飞鱼服,极其威风。
当然,皇帝身份贴身侍卫则另提,并不是勋贵、蒙古进士中选出,而是军队中挑选,虽然只有五百人,但却是个顶个的精锐。
故而偌大的侍卫司,守护着宫城,三等侍卫加一起才三千余人,一等侍卫不过七八十人,非富即贵。
二等侍卫也只有两三百人,只要表现突出如演武,摔跤等比赛得头彩,普通的三等侍卫也能晋升。
巴特雅就是如此,在京时寒暑不休,勤练不停,箭术甚至跃进到可以马上射箭,故而在两年前升了二等侍卫,进入演武堂学习,今年外放。
辛辛苦苦努力多年,不及人家的爵位。
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是一等侍卫。
“我这算什么!”巴特雅有些醉态,他看着众人道:“没有关系,又无钱打点,估计就是个兼任最低的队正了!”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几人的心头了。
他们能聚在一起,自然是人以群分的,不是蒙古人,就是穷人,无钱无人脉。
要不是侍卫司必须分配到京营过渡,他们搞不好直接就下放到地方养老了。
巴特雅熬了几年,从三等侍卫熬到了二等带刀侍卫,由正八品升到了正七品。
这也就是意味着,一旦选择了外放,在地方巡防营,直接就是营正,甚至可以巴望府城或者省城。
在边军和京营,则是副营正的职衔,即实挂中校的军衔,再去营中向下担任一些职位。
如,可以兼任营参谋、军法官,后勤官等职,当然也可以是队正,主要看关系和能力了。
慢慢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哲布身上。
哲布作为唯一的一等侍卫,人也是豁达的,爱交有本事的人,自然是不以为意。
他苦笑道:
“莫看我,我这一等侍卫可不是真本事只是个台吉爵位罢了。”
“你们还能去当军官,我怕是得再熬几年,才能下放在军中当摆设了!”
这番话颇有水平,众人神色缓和了许多。
一等台吉是蒙古重爵,再往上就是汗王,朝廷基本不会放其当任主将,参谋,军法官等佐官,混点功劳就算是不错了。
当然,监军也是可能的。
去草原当个天使,才是他的重要工作。
这几年,他光是察哈尔就去了四次,就是为了册封蒙古贵族继承爵位的。
这是他升迁一等侍卫最大的功劳。
“对了,出兵哈萨克的事,你们知道吗?”
虽然出兵哈萨克汗国还未形成政令,但稍微有点人脉的人都打听出来了,更何况他们这些侍卫们。
虽然一个月见不到皇帝几面,但侍卫们的消息还是颇为灵通的。
这番话,让众人沉默了,脸上写满了蠢蠢欲动。
“这,该动用哪个行营?”巴特雅吞了口唾沫,压抑着锣鼓般的粗嗓子,细细地说道。
“不知!”另一个二等侍卫低声道:“四大行营,应该是昌平机会最大!”
“应该是的!”众人纷纷点头。
所谓四大行营,指的是二十万京营在京城四周布防的四大军营。
西是西山,东则通州,北为昌平,南是卢沟桥。
偶尔位置会变,但大致都在京城百里左右。
由于要抽调军队与边军换防,或者总兵带兵入地方镇守,故而京营名义上是二十万,实际上却只有十五万左右。
四大行营都有特色,西山行营是以火枪火炮为主,通州是部分水师和步兵混合,卢沟桥则为山地兵和步兵。
北边的昌平则特殊些,因为有大量的马场,故而骑兵最多,占据了京营的七成。
哈萨克是草原汗国,必然是骑兵为先的。
“不一定!”经过演武堂几年的学习,巴特雅倒是增长了不少见识:
“打那些鞑子,骑兵虽然要有,但火炮和火枪是最好的选择,西山营必然要抽调不少人。”
“可惜,不知我要分到哪个行营,又能不能被抽调过去……”
说到这,巴特雅目光又看向了哲布。
这些人中,只有哲布最有人脉了。
“我倒是想帮,但是不成啊!”
哲布苦笑:“抽调京营还得在绍武二十二年打西康,二十三年打西藏,但只有万八千人,快七年了,京营不知多少人如饥似渴呢!”
军功授田和军功爵,对于京营官兵们来说是极大的渴求。
须知在一场西南战事,升任伯爵就有三人,子、男二十余人,这是多大的富贵?
即使是终身爵,骁勇、骁毅都尉,也能每年领三十、五十块,那是让人羡慕的生活。
获得骁勇校尉的条件则是一营最勇者,即杀人最多的,累积获得两次可为骁毅都尉。
获封骁毅都尉后,即可入演武堂学习,这是普通士兵最佳改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