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从头再来(1/2)
第三十五章从头再来
刘禅虽然当下只有6、7岁的模样,但一双明眸,掩饰不住的聪慧。
再加上刚换上的衣冠,如鹤立鸡群,在一船军民中显得格外显眼。
刘备和他的文武将相不由都心中一惊,这阿斗早上还是个襁褓中的小娃娃,半日间,已长这么大了,真是神奇。
不过主公刘备喜好华美衣服的习性倒是学得快,小小年纪就如此奢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这长大大概率要成个纨绔子弟。
刘备看在眼中,想在心里,但不能耽误自己处心积虑的表演。
继续靠在船舷上,哀痛哭嚎中,竟然开口唱起了歌。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
【大哥!自己人,别开腔……】
【这是《三国演义》可不是什么《新白娘子传奇》,一言不合就尬歌】
……
刘备唱歌,尬吗?其实不然,古人唱歌是很平常的事情。吟诵诗词都是极其有节奏和韵律的。
那些后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在过去都是唱出来的。只是后来,我们只流传下来了词,遗失了曲调而已。
影帝刘备看来已不满足于演技的进一步提升,似有向歌坛发展的趋势。
他暗暗记下,诸葛亮走前给他留下的锦囊中的曲词,就在此时,正是传唱仁义之名的绝佳时机。
“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携幼步履艰。百姓何故遭离乱,欲渡长河少行船。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怆然。”
“立大业,民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风飒飒,路漫漫,抚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
“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马迟迟,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
“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生民尽欢颜。纵相别,挥手去,仁爱长存天地间!”
【你知道我们皇叔有多努力吗?】
【保安!拦一下】
【别人唱歌要钱,你唱歌要命啊】
……
流着泪唱罢最后一句,刘备就顺势做了一个挥泪相别,纵身投江的动作,又双叒叕被众人拦下。
附近的船只也都看在眼里,远近军民无不感恩戴德,伏地跪拜,虽然大多数平民根本听不懂唱的啥,但还是习惯xìng_jiāo口称赞刘备的仁义。
刘禅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周围的人都扭头看向了他。
刘禅尴尬地一笑,露出一排亮白的小乳牙,眼中写满了疑问,“怎么?有何不妥吗?”
“鼓掌”古称“拊掌”,又叫“拍手”,是表示高兴、赞同的一种肌体语言。是古罗马战争中开始流传来的西方礼节,在汉代时尚未流行此种动作。
礼不下庶人。平头小老百姓只会跪倒磕头,哪见过鼓掌的。
故而,众人正在感动于刘备仁德之歌时,却听到刘禅肆意发出掌声,难道是捣乱不成。
糜竺,字子仲,原始徐州巨富大贾,算是这群人里最有眼力劲儿的。
见于此,他忙出来打圆场。“情感产生于心中,而表达于语言;语言也表达不出那种感情,就歌以咏志!适而主公才有感而发,大声高歌。“
转而也学着刘禅拍手鼓掌,继续杜撰道:“如果歌声也不足以表达情感,就由内而外地嗟叹,如果嗟叹也不足表达。那就只能手舞足蹈,拊掌拍手来表达了!”
“哦……”
众人似信非信地看着糜竺和刘禅两人拍手。
糜竺继而假托古人,说道:“我曾在《韩非子》一文中读到,‘一手独拍,喜而无声。两掌相击,鼓噪赞许’。”
“此为古贤者之礼也,名曰……‘鼓掌’礼!小公子小小年纪就崇礼复古,这正是有贤者之姿啊!”
刘禅社会假笑,“呵呵呵……”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一顿和稀泥,让本就学历低下的刘备集团中人不知真假。也都跟着糜竺对着刘备,开始生疏地鼓起掌来。
刘备、刘禅脸上都挂上了笑容。对糜竺的认可也多了几分。
刘禅已经放弃了回到过去(未来)的想法,如今就要好好开始经营自己的新ip了。
而在这个汉末时节,自然没有媒体平台来宣传。
只有做些轶事搞点儿虚名。有了才名、有了仁名才会入得了人物评论家的眼,而得到他们的品评推荐,才能名扬四海。
看来,在哪个年代,流量都是王道。
出身当然是最重要的,仪表容貌是第二位的,名节才华反而是第三位的。
其实,哪个时代又非如此呢,只是人们不愿承认罢了。
刘禅想清楚这些,也走到父亲面前,有样学样,引吭高歌一首。
他在盗墓黑帮集团卧底的时候,可是经常跟道上的兄弟去夜总会ktv的。
别的小弟都在喝酒搞颜色,他为了掩饰身份不得免俗。但也不愿意和众“公主”们乱来,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抢麦唱歌。
如此一来,反而练就了一副好嗓音,在帮派里可是出了名的中华小曲库。
【正经人谁穿越啊】
【主角果然什么都会呢~(冷嘲热讽)】
【搞颜色,搞颜色】
……
刘禅以手握拳凑到嘴边,毕竟没有话筒觉得有些别扭,聊以助兴。
深情唱到:“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