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防御体系(1/2)
赵家堡的格局是大堡包小堡,里面有一座小堡,那座小堡是用来生产玻璃制品的,一直是看守森严之地。
在上万流民的曰曰修筑之下,大半个月后,城墙就已造好了。看上去和其他的城墙差异非常巨大。
不仅八个凸出的角,城墙也是用水泥浇筑,墙上用水泥抹得平直。
也进入了收尾阶段,用不了那么多人了。姜荣带着大部分人开始修筑安民堡。赵岩则开始建设防御体系。
若是敌人来攻,如何防守?
八个箭楼,全用水泥浇筑,里面能容纳十名火枪兵,箭塔必须有足够的枪弹供应。三面都要架设大炮,目前还没有大炮,赵岩只是把假设大炮的位置画了下来。
然后形成一个没有死角的火力网。
这样的体系一成,敌人如果密集的进行攻城,必然会死伤惨重。
但这样还不够,如果敌人不顾伤亡不断冲击棱堡的话,还需要一些防止攀爬的手段。一般攀爬的最常规手段就是云梯,云梯这东西在墙上扣得死死的,一般很难把云梯推下去。
一般守城的都是用一种方形的铁盘,铁盘下面布满尖刺,然后用一根绳索吊着,在城头上架一个滚动的木架,然后直接把铁盘沿着云梯放下去,把攀爬的敌人扎下去后,再把铁盘拉回来。
嗯!这东西要有,每个面都得配备几个。
手榴弹也要有,手榴弹还可以发展投掷兵,虽然野战作用可能效果不是很大,但打防守战还是很有效的。毕竟居高临下,更好投掷,可以弥补火炮射速慢的缺点,对付漏网之鱼比较有效。
撞车则用火炮来对付,要是火炮没有炸掉撞车,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城门被炸开,还可以在城门后面防守。
一般攻城方很少去对付城门,毕竟城门防守方可以在城门后防守,城门只是一个狭长的通道,经常撞开城门后,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也攻不进去。
战时还要防止敌人挖地道,防止敌人挖地道的方法早就有了,让人在瓮里听音辨位,然后反挖过去,直接灌硫磺或水,地道战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
这些防御方法,已经可以十分严密的阻止敌人进攻了。
但棱堡还是有几个攻陷的方法的,第一个就是用炮轰,轰他几万发炮弹下去,可以说是笨办法,完全用银子砸。
第二种就是围困,围困到弹尽粮绝投降为止。
第三种用的就是堆土战术,因为棱堡的城墙一般都不高,可以一路堆土前进,堆出一个比城墙还要高的土堆,一路压过去。
防守方高度警惕的情况下,只有这三种方法能攻陷了。
城防最主要的还是警惕姓以及储备、援军,赵岩将三个提拔上来的艹守召集了起来,给他们制定下了明确的任务,以及考核标准。
艹守的任务除了督促下面艹练乡勇外,还要确保堡内有足够粮食、弹药。平曰还需派人在周边侦查,一旦有敌军兵临城下,马上进入防守状态。
一个月的时间,赵家堡除了火炮还缺少之外,其他的防备都已完善。
这一个月当中,赵勇和林毅不断派人押回剿匪时抓获的俘虏,这些俘虏都被抓去劳改,数量达到三千多人,而且都是年轻力壮的。
这些俘虏抓回来,马上成了筑堡的生力军。
在赵家堡外面建起了一个劳教所,专门看管这些土匪。普通的土匪喽啰先一律劳改两年,然后再进行分配。
那些土匪头子和高层骨干则是重犯,有劳改五年的,也有劳改十年的,视情节严重与否进行定罪。
这时赵勇和林毅也回来了,一个月的剿匪下来,阵亡了将近三十人。但收获也是十分丰厚的,粮食就缴获了五千多石,金银合计三万两,骡马三百多匹。
一共剿灭土匪十五窝,斩首一千三百多级,可以说是把登州到莱州地段的官道附近的土匪都犁了一遍,除了几窝比较顽固的土匪,其他的都被铲除。
“有的则是仗着熟悉地形,一进剿便遁隐深山,有的则是占着险地,我们缺少攻坚能力只能望而兴叹。”赵勇向赵岩叙述了那些土匪的情况。
“另外阵亡的士兵中,一半是因为没有近战兵种掩护而阵亡。另外一半则是被土匪弓弩偷袭而死,同时也亏少铠甲。”
根据这次剿匪的经验,赵岩意识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近战单位,一般近战单位是由火枪兵担任,火枪兵射击之后拔出腰刀进入方阵中,站在长枪兵的身边与靠近的敌军近战。
这次剿匪因为火枪兵没有火枪,所以就没带出去,结果吃亏了。一大半的伤亡都是在那场对阵战中出现的。
另外缺少铠甲,目前赵岩手下的工匠虽然会打造铠甲,但那种铠甲赵岩不太看得上。同时因为工匠并不多,打造其他东西还没时间,哪有时间去打造铠甲。
铠甲最好的自然是板甲,那是铠甲的巅峰之作,之后火器的不断的进步,结束了铠甲的时代。
板甲是一种同等重量下,防护能力最强,给与士兵轻便最大的铠甲。用人力是无法打造出的,板甲必须使用水力锻机打造。
另外还缺少攻坚能力,大炮也是急缺。
王文岳在赵勇回来后,先是消化了一下赵勇此次剿匪中学到的经验,然后就开拔了。
第二营出动剿匪,带上了本营的火枪兵。
一个月的打造下来,减去练习枪法时报废的,火枪的数量勉强凑齐了250把。这些火枪兵除了装备火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