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梁山2(3/3)
闻韩侯文武双全,今日亲听韩侯口占一绝,便知此言非虚。”崔颂浅尝即止,放下酒杯道。“崔兄此言差矣!”韩奕放下众文人写下的诗篇,爽朗地笑道,“韩某哪有什么诗才,方才那首诗不过是家父的遗作罢了。”
“果真如此吗?”李昉怀疑。
李小婉紧挨着韩奕而坐,更是怀疑,她通过李榖是了解韩奕的,心知韩奕曾寄过不少诗作给李榖,只是外人不知罢了。李昉与李小婉却是不知,韩奕腹中藏诗不少,却没有一首是自己的,哪里有什么诗才,所以藏拙才是良策。
“倒是今日诸位佳作,各有千秋。”韩奕说道,“小弟以为,不如结集付之版印,使之广为流传,也成就一段佳事。”
“游戏之作,难登大雅之堂,韩侯说笑了。”众人连忙谦逊地说道。他们见韩奕不以身贵,折身下交,言必以弟自称,心中极是钦佩,如今这样的将帅不是太少,而是根本就没有。
“听闻冯太师早年主张刻印九经,不知现在是否已经完工?”韩奕忽然想起另一件事。
“韩侯有所不知。”李昉道,“冯太师自明宗末年提出要刻印九经,但世事变乱,十八九年以来,朝廷易姓频繁,雕版又颇费工时、费用,至今不过勉强完成五经而已。”
李昉没有说的是,近世历代朝廷共同的特点就是武人当政,还有就是国库空虚,冯道想成就此事,只得倚老卖老,一换了个皇帝,便如僧人般伸手向新皇帝、新宰臣四处化缘,更兼兵荒马乱,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此事有何难?”韩奕道,“印书须先雕版,不过韩某以为印书并非必须要请技艺娴熟的工匠,依着原书一字一字地精雕细刻。此等方法,虽然印书精美,但太过繁琐,所费又多,若非朝廷或富室赞助,寻常人岂能自印?书版既便雕成,也只能印书一种,印完便只能束之高阁,诸位,天下文章书籍岂只有一种?”
“韩侯此意何指?”众人诧异道。
“不如用活字。”韩奕说道,他见众人不解,又问道,“诸位都用过印章吧?”
“当然!”众人答道。
“活字就好比是印章,每颗印章只刻一字,若是在一铁砧上遍涂松脂石蜡,其上依行文次序置数十印章,每满一铁范为一板,想要印书,便将铁范放在炭火上烘烤,药脂遇火稍熔,再覆以平板下按,则字平如砥。”韩奕解释道,“若想印它书,可再行调换刻字次序。”
“妙、妙!此种方法甚为简便,要是只印三二本,倒未为简便,若是印上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窦俨为之神往,“就是不知韩侯可曾见过有人如此印书?”
“没有。”韩奕说道。
众人颇感失望,扈蒙道:“听上去可行,若是试印成功,便是一件大功业!只是用什么来刻字呢?况且天下文字,犹如繁星。”
李小婉悄声说道:“不如先刻印千字文,字不过一千,天下书籍大多可印,书法大家智永和尚的《千字文》流传甚广,可以为范本。”想了想又道,“不如先用胶泥刻字,再换硬木、铜、铁、铅试行。”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小婉的脸上。韩奕习练书法,智永和尚的墨宝当然熟悉,此人是隋唐之际的书法大家,乃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读物广为流传,更成了法的范本。
李小婉天资聪慧,不仅想到要刻《千字文》,还考虑到了用什么材质刻字。韩奕正要击掌赞赏,忽有一部下疾奔而来,越众而前,附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李小婉听到有“杨相公急召”、“此乃军令”之语。
“诸位,在下俗物缠身,失陪了!”韩奕面色变了变,倏地起身。
“韩侯请便!”众人不敢耽误,连忙起身拱手说道。
文人们目送着韩奕携着李小婉匆匆而去,韩奕的气度与举止让他们过目难忘,李小婉回眸一笑,灿如桃花,他们不由得猜测佳人芳居何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