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2/3)
他知道,这是儿子早年从德国回来时,德皇威廉二世把他曾经对清朝摄政王说过的话又重复说给袁克定听的,希望袁氏父子也抓一支能够左右中国命运的、相当于“树干”一样的军队。那样,就不怕那些枝枝叶叶的散军捣乱了。袁克定对他老爹提两点具体意见,一是迎王士珍来京,代段主持军队,一是在总统府内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由大总统掌握。袁世凯虽然都接受了,但却对夺段祺瑞的军权下不了决心,不过并不是下不了决心,而是因段祺瑞桃李满天下,而心生犹豫,这一犹豫不当紧,又让段祺瑞掌了第一军。对于求稳的袁世凯而言,现在想解决这些军中掌兵之人,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他们的军队派到欧洲去,现在李子诚同意了,就差段祺瑞了,只要他再一松口,不出两年,这兵权也就能重收中央,也就是他袁世凯之手了。
可袁克定却不知道他老爹的心思,见老爹练了这半年多的新编陆军,却没什么动静,便认为老爹的“强干”意识不坚决,故旧话重提。
袁世凯沉默半天,说:
“不是在逐步实行中吗,如此大事,怎么好一蹴而就呢。”
是的,过去的几年袁世凯一直在军队问题上做了文章,文章做得还不小:他首先同意在总统府建立陆海军统率办事处,让儿子到正定死拖赖拉把王土珍请二人回北京,授为陆军上将,派为统率办事处坐办。陆军总长段祺瑞和海军总长刘冠雄、参谋总长黎元洪也都是办事员。不久,又下令改各省都督为将军,以削弱地方兵权。
可是,不仅王士珍在治军上缺乏大刀阔斧的魄力,担不起袁的重托,而段祺瑞也渐表制肘。因为“胶澳事变”全国掀起反日怒潮,他段祺瑞便乘机以国防为由组建了第一军,经岚山之战后,第一军更成为中央陆军第一强军,至于因那些个将军在事变表现出来的异心组建的新建陆军,没见过血的部队,打不过见过的血的部队。这便是今天袁氏父子心中最为放不实的问题。
瞧着若有所思的爹,袁克定便开口说道:
“大爷的求稳态度,固然是好的。可是,直到今天,却不见军队改观,形势又那么恶劣,咋办呢?‘
袁世凯叹着气,不无失望的说道:
“我何尝不清楚,小站旧人,私心日盛不说,且又大多暮气沉沉了,冯华甫每日12点才起来,段芝泉总不问部事,北洋派成什么样子了如指掌?早时,皙子让我把蔡松坡调到身边。我把他调京了,也让他做了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可是……”
袁克定明白,老爹想用蔡锷,但却又觉得蔡锷不是自己人,对他放心不下。蔡锷到京几年了,却并没有实权给他。
-袁克定像他的老爹了解他一样了解他老爹,知道他做梦都在想权,尤其想军权;做梦都怕丢权,尤其是怕丢军权,更怕别人掌了兵权。
由临时总统向正式总统过渡期间,袁世凯便仿照清王朝建立禁卫军一样建立一支由他自己做团长的模范团,这个团一方面用北洋派二三流人物来主持工作,一方面挑选最忠于他的中、下级军官为兵士,以逐渐由这个团扩展开来,建立一支超乎北洋派的袁家军,以取得加强袁氏集权的预期效果。
而模范团真正发挥作用,却是在“胶澳事变”期间,当时各省将军因一已私心,不愿支援江苏一事,让袁世凯看清了这些人面目,在失望之余,他能痛下狠心,利用美国治淮贷款编练“新军”,不过他的那支新军却叫“边防军”,以表明其意在“加强边防”。
而在边防军的组建时,正是以模范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可以说,现在的边防军就是他袁世凯的“御林军”,其官兵学识、训练、纪律乃至身高、体貌均较佳,武器装备亦多系最新式,这边防军从最初的两个师,练到现在的四个师十万人,可以说是袁世凯现在最大的依持。
“还是要把模范团办好。”
有了边防军的成功经验,袁克定说起话来倒是底气十足:
“大爷,你不是说要把边防军再扩大吗,扩军,要抓紧。”
袁世凯点点头,见爹点了头,袁克定又补充道。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而且要比第一期模范团的规模更大,现在边防军军官差额近千人,要等第二期办好补上去,而且还要训练更多的军官,这样一样,边防军至少还能再组建四个师,这样一期一期的办下去,不出三年,至少能练六十万边防军!”
听着袁克定这么说,袁世凯却是在心下暗叹口气,自己这个儿子总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太过简单,若是什么事都像他说的那么简单,那事可就容易办了,这练兵练兵靠什么练?靠银子,没有银子练什么兵,练兵六十万新军,要花多少钱?
虽说略有不满,可袁世凯却没说什么,只要自己这个儿子明白什么最重要就行了,在中国,无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枪杆子,天真如宋教仁、心思如李致远,都没看清这点,或许李致远看清楚了,可他到底还是要把兵权交出来。
“第二期军官模范团!”
在迎宾馆内,看着同自己一起来到京城的肖潇,他是韩武给自己推荐的“侍从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但时机合适,他就会出任“内务部队长官”,可以说,他将是未来自己立足中央的根本,将手中的刚刚得到的密件递给他,李子诚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