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些许小事(2/3)
捐杂税”以及“免一减二”的税收优惠,各省为避免“本省之财输往他地,造他地之富,速本地之贫”的局面,很多颇具眼光的将军们,立即作出了回应的,先是全面免除工商实业所需承担的苛捐杂税,随后。为了“本省实业发展”,更是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虽说远不及中央创办的那些工业区的优惠力度,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一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被挽留了下来,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他省他地投资,毕竟对中国人而言千百年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道理,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所以,他们更愿意在本乡“造富乡亲”或者说于本乡成个人事业。而这一些,最终都导致一种结果,国内实力人物将个人的视线,从国内政治转移到实业财富,从对权力的追逐转之为对财富的追随,同过去掠夺民财不同,现在。他们是通过实业投资挣取财富,尽管他们的第一桶金,并不见得干净。但这至少是一种变化,至少他们的财富可以加快中国的发展。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间,国内各省的实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各省实业大发展的同时,陇海铁路沿线工业带的发展却更为迅速,经过五年的发展和过去两年的“产业转移”之后,这条铁路线成为了中国仅有一条“轻重工业带”,这里供应着全中国85以上的机器,可以说,中国实业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陇海工业带的存在。”
眉头微微一扬,穆湘玥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因为过去的一年,正是他全面掌控公司的一年,尽管公司是沿着当年李子诚制定的路线前进,但是至少这种变革是在他的引领完成的。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去年获得一等嘉禾勋章,那是为了表彰他为中国实业作出的贡献。
“两年前,陇海工业带一年只能够生产不到三万部机床成套轻工业设备亦不超过三万套,而此时,在市场的带动下,经过两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这里的产能不仅满足着国内的需要,甚至还出口到国外。
而最明显的例子是,就是机床。
机床是产业之母,尽管早在1867年江南制造局制造出第一台机床,但是从1867年直到民国二年,中国自行制造的车、刨、钻、锯机床不超过一千部,而且性能质量远逊于欧美,直到民国二年,连云港机器修理厂的建立,中国才算是拥有真正的机床工业,在随后的两年间,随着连云港重型机械厂、**通用机械公司、**纺织机械厂、徐州重型机床厂、西安通用机床公司、郑州矿用机械公司等一系列的机床的建立,中国才算是拥有牢固的机床工业……”
“嗯,”
点头打断穆湘玥的话语,李子诚补充了一句。
“机床是工业之母,没有机床工业,就不会有现代国家,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民国四年,在李子诚主持国务院后,国务院提交国会通过了《机床制造事业法》由此掀开鼓励机床制造业的法案,按照这一法案,机床制造业制造一马力机床可获得一元免税,而购进国产机床的企业亦可获得一元补助,尽管那时中国的机床制造业已经建立,但因建设的需要,每年仍有半数的机床依靠进口。
民国三年四月,为加快公司的机床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摩根银行、汇丰银行以及淮海银行融资3.745亿元,同时向美国派出规模庞大的机床采购团,在采购多达四万部机床的同时,同时还采购了新的大型压机等各种大型机床,尽管其中20后来因美国自己需要而被美国撤销,但这一批机床的采购,还是缓解了中国机床工业的急需,为实现机床国产化铺平了道路,那时自己抓住了那个关键的尾巴。
就像现在的日本,固然日本同样迎来了历史上有名的一战“天佑”,但是这场“天佑”,有了中国的作为竞争对手和对比对象之后,却显得很是苍白无力,从去年年初开始,出于的工业上的需要,日本也向美国派出了机床采购团,尽管他们和美国的机床制造商签署了3600万日元的合同,但是其中大多数因为美国自身的需要而被取消,而且其机床价格亦远高于战前,机床数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日本的发展。
在欧战之前,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以及两年发展积蓄下的技术工人,公司从美国大量进口机床,以至于当年美国出口机床的60都是销往中国,而那时。日本的机床数量倍于中国,而现在,中国的机床数量却数倍于日本,这正是这场“成金潮”最成功的地方,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将具备全面压倒日本的优势地位。
事实上,直到民初。中国对日本一直都着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只不过这种优势是中国以轻工业为主,日本重工业相较中国更为发达,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并不明显,而现在,业已形成经济优势,却是中国重工业全面压倒日本工业,甚至较之欧洲国家亦不逊色。
而现在形成的重工业、消费品工业、金融业以及其它各行业的优势。最终将会在几年后得到充分的展现,到那时,任日本如何努力。亦无法改变中国对其行成的全面优势,而到那时,甚至不需要战争,只需要……唇角轻扬着,有着后世成功经验作为借鉴的李子诚清楚的知道,有时候只需要通过适当“竞争”,就可以让一个国家陷入崩溃。
“……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实现机床国产化的同时,一批批新式的高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