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袁世凯的决定(2/3)
支那人,实在是太过有损陆军的声誉和形象。“我们可以提醒支那人,在这一条款上,我们绝不会完全接受!”
大隈重信在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如果支那方面,试图迫使我们接受,那么陆军就只能选择进一步扩大战争,可以考虑命令朝鲜军进入战备,从而提醒支那人注意这一点!”
“嗯这个没有任何问题!”
长谷川好川立即同意道,只要可能保全陆军的声誉就行,而且,在朝鲜军动员之后,面对撤军后国民的不满,陆军还可以再多出一个解释——面对政fu的妥协,陆军不得不放弃动员。
“但总还是要给一些其它的实惠,如此才有可能让支那人放弃这一条款!”
冈市之助立即接腔说道。
“可以考虑接受他们的赔偿要求!我们主动提出死亡的中国平民按两百元赔偿。”
“这个必须以俘虏的伙食费支付!而且不能超过一千万日元!否则国民一定会掀起暴乱!”
“那,一定还有其它的办法!”
大隈犹豫着,一时间,却找不到其它合适的办法。
“把《日支盟约》的副本交给支那人,告诉他们,我们可以逮捕孙文等人,而后,在逮捕前,用邮轮把孙文等人送到夏威夷!”
“这……”
最后,在犹豫很长时间之后,大隈重信方才有些无奈的点点头,他清楚的知道军人们的短视,同样也知道,或许,军人们能做出这样的妥协已经很不容易了。
京城,中南海大总统府。
“《中日盟约》副本!”
陆徵祥的汇报只让袁世凯的眉头一跳,整个人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在“胶澳事变”爆发后,他即着手在日本发展间谍,那些日本间谍也因为金钱的关系,干起活来很是卖力气,几乎每天都有情报传到曾叔度那里,再传到袁世凯的手中。
《中日盟约》是“胶澳事变”后,孙文等革命党人在日本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核心,孙文为寻求日本政fu的支持,进而利用日军反袁,与日本人签订了《中日盟约》。
按照现在掌握的情报,《中日盟约》签订条款,无一条不是以殖民地视中国,一但革命党掌权,《中日盟约》得以实施,中国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而日方签字主要代表是满铁理事犬冢信太郎、山田纯三郎,而日本政界的代表是则外外务省政治局局长小池张造以及海军那位自杀的秋山真知将军,还有在岚山被俘的明石元二郎。
可以说,日本陆军后来之所以支持孙中山,原因就在于〈中日盟约〉的签定,而孙黄的彻底决裂,革命党的分裂也和这一盟约签订不无关系,林虎、熊克武、程潜、李根源等人之所以回国,后国民党人通电全国表示他们停止革命、一至对外的政治主张时,也曾含蓄的指责:“然借异虐同之举,引狼拒虎之谋,前为天良所不容,后为智计所不许。”
但是对于〈中日盟约〉无论是政fu或是国民党人,也只是对内容有所耳闻,具体细节却是无从得知,也正因如此,袁世凯才会秘而不发,在谈判细节条款中要求日方移交非法的〈中日盟约〉原本或副本。
而在得知明石元二郎被俘后,袁世凯曾特意交待,物必从明石元二郎口中得到《中日盟约》内容,在袁世凯看来,这是彻底摧毁孙文等革命党的声誉的最佳武器,他又岂会愿意错过这一良机。
在袁世凯心中,不按理出牌的革命党人远比手握军队的李子诚更让人担心,那些革命党为了所谓的理想可以没有任何底线,世界各国的革命党人都是如此,为了所谓的革命,他们可以拿国家的利益去出卖,去牺牲,而反观李子诚,即便是政争也好、异见也罢,他至少不会拿一国之利去讨好外人。
“如果我们在这一条上不妥协的话,子次,你觉得日本人还有没有可能把《中日盟约》的副本给咱们?”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审判日方军人的提议是李子诚提出的条件之一,而这也是陆徵祥之所以坚持的原因。
在一些中央提出的问题上,可以适当的妥协,但是在淮海经略使公署提出的问题上,则要适当的支持。
“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甚至日方能主动提出这一点,已经超出了意料!”
陆徵祥的回答,只让袁世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但凡主持日本政fu的是有远见之人,都不可能把〈中日盟约〉的副本交给自己,更不可能把孙文等人交给自己,尤其是在两国发生这种冲突之后。
对于日本而言,只要手握〈中日盟约〉、手握孙文等人,那么将来他们就有机会在中国煽动起一场内乱,从而在乱中取利,而现在日本人却同意了。
“这副本可是比那些日本兵更重要啊!”
袁世凯不无感慨的说道,相比于审判千把几百名日本兵,他更看重的却是〈中日盟约〉所隐藏的政治利益,以及对中国未来政局的影响。
他的话却没有换回陆徵祥的赞同,陆徵祥知道这时自己不便发表意见,他朝着顾维钧看了一眼,因为条款涉及到淮海经略使公署提出条款,所以得到淮海经略使全权授权的的顾维钧自然在谈判结束后,被陆徵祥请着一同向大总统汇报。
而此时,顾维钧却是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他的内心同样也在纠结着。
“少川!”
袁世凯把视线投向自己曾经的英文秘书,然后不无感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