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开拓东方(2/3)
方向扩张的跳板。战争爆发之后,非洲开拓公司的殖民军团被接受改编为国防军,形势发生了改变,在未摸清情况之前,两人都选择了停止扩张,转而防守殖民地首府的做法。
经过与国内的电报往来,陈明雨与赵敢也互通了消息,两人最终决定,恢复战前对东北方向的殖民扩张行动。
在几内亚,首府科纳克里约有三万华人移民,此外还有五千移民散布在包括东城在内的数个殖民城镇,在做出远征东方的决定之后,陈明雨向科纳克里的华人移民发布通知,国防军第十旅将以三千人的兵力向东北方向进军,两千人留守科纳克里。
加蓬的赵敢也向其殖民地境内的华人移民们发布了类似的通知,加蓬首府利伯维尔的华人数量要少的多,只有一万人左右。
这两份通知发布之后,当地华人居民的反应出乎两位指挥官的预料,他们竟错以为两位指挥官要丢下港口、城市和人民逃往内陆,许多人也认为仅仅两千人的守军不能够保证军民的安全,一时群情激奋,当地居民甚至推举出代表向两位指挥官提出抗议。
人民的误解让陈明雨和赵敢非常生气,天地良心,两位黄埔毕业生纵是动了千万个念头,这弃城逃跑的想法却是不曾动过,可人民的担忧,两人也是非常理解,两位指挥官在军事上可以雷厉风行,但涉及到普通平民的安危,两人可不敢擅自决定,左思右想无奈之下,两人只有再次发电报给南非,向国防委员会询问此事的解决方法。
这份电报让李慕菲也很是为难,原本李慕菲的考虑是,两地孤悬海外,在皇家海军的封锁之下,根本无法对几内亚和加蓬的华人移民们进行支援,此地的守军被优势兵力的英军围城实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而为了防止此地的居民无谓牺牲,李慕菲又格外强调,事不可为准许守军投降,但现在看来,两位指挥官并没有听进这句话。
李慕菲现在怎么劝说当地的居民?对他们说,你们这里压根就是准备放弃的,所以守军越少越好,免得被英军俘虏,然后让大家听天由命?这话虽然诚实,但只有脑残才干得出。
苦思了一番之后,李慕菲终于本着宁可天下人负我,莫我负天下人的伟大精神,做出了这样的回电:令,陈明雨、赵敢可与当地居民商讨,有愿意随守军一起前往东北方东城和林城的居民,其沿途安全应由国防军第十旅和第十一旅全程保障,并由国防军为其建造新房,建造标准不得低于南非垦殖条例中规定的华人居民点居住标准,金城李家将负责折价赔偿华人居民在科纳克里和利伯维尔的房屋,同时,国防军战士在东城和林城修建房屋所出的人力将由金城李家给每个人付以一定的资金回报,这两笔款项都将在战争结束之后支付。
这份损己利人的电文在殖民地首府一朝公开,立刻将当地的华人居民小小地感动了一把,虽然这个赔偿时限是在虚无缥缈的战争结束之后,但熟悉李慕菲的人都知道,李慕菲许下的诺言,是一定要实现的,这相比他们心目中国防军的“冷酷无情”实在是好上太多了。
其实赔偿殖民地居民的金额相对富可敌国的金城李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但李慕菲凭借这个举动,轻而易举地收买了这两处殖民地的广大居民,相对付出来说,回报可是十分惊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就连原殖民军团现在的国防军战士也很是高兴,要知道他们的薪水是按时日发的,平时挖沟盖房之类的活计也没少做,可当了军人,这些就是份内之事,哪像这次按时发钱之外还按件发薪水?
殖民地唯二苦着脸的人,只有陈明雨和赵敢两人了,不说盖房估价这些累活了,这些事至少还有殖民地政府官员帮他们处理,可这保护平民撤离的事情,着实让两位指挥官头疼不已,他们不约而同想起了刘备在新野挈老携幼的事情来,在心里叫苦:校长,这收买人心的事,你做的可是轻松,掏点钱就行了,我们倒要跑前跑后。
想归想,两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方法,经过几年来的建设,两地首府通往东北方边境居民点的道路至少已经畅通无阻(为了以后的扩张,这些道路是非洲开拓公司优先建设的目标),英军又暂时无暇顾及此处,平民的安全方面倒是不容置疑,等到居民赶到了东城和林城之后,有了数量众多的华人移民的支持,国防军反而可以凭借两处城镇紧靠东北边境的有利条件,加快向东北方向的扩张力度,这对两人的雄心壮志来说也是很有利的。
迁移的具体事宜,还是考虑到了居民的个人意愿,愿意留下的,可以留在首府,两千留守的国防军将保卫他们的安全,当然这些人不能享受李慕菲许下的赔偿金额。
然而多数人都选择了随国防军前往东北方向这条路,这些开发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数都具有一种开拓精神,很多是青壮年华人,从首府到东城和林城的旅程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更何况有国防军的保护,十分安全。
更重要的是,委员长的许诺,让他们在权衡了一番之后,选择了离开,毕竟留在此地的话,搞不好会有性命之虞,而迁往东北方除了辛苦一点之外,无论怎么算都有赚无赔。
就这样,10月中旬开始,在国防军和委员长的威逼利诱之下,几内亚首府的近三万华人和加蓬首府的近一万华人收拾了家中的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