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功夫还不到家(谢20170725131909681月票)(1/2)
啥情况?
典韦有故事要说给他听?
稀罕事!莫不是今天的太阳要打西边升起?
刘毅正在擦汗。
听闻典韦要给他讲故事,顿时来了兴趣。
难得刻板了这么多天的典韦,终于有点人情味,准备给他讲讲故事消遣消遣。
于是刘毅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下来。
“愿闻其详!”
典韦见状,语重心长的说道:
“从前有个大财主不识几个字,但他非常羡慕那些识字的人。
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李才,像他一样大字不识几个。
所以重金聘请了位教书先生,教导李才识字……”
典韦刚说到这里,刘毅立刻就秒懂了。
这货该不是要和我说《地主家的傻儿子》的故事吧?
可是平白无故的和我说这个干啥?
难道我看起来像地主家的傻儿子?
刘毅是个后知后觉的人,联系自己最近的表现,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估计典韦看他最近有些骄傲,故意敲打敲打他。
想明白了典韦的用意。
所以刘毅虽然听说过这个故事,还是选择耐心聆听典韦的教诲。
典韦不知道刘毅的心思,自顾自的讲述起来:
“第一天先生教了李才‘一’字,李才很快就学会了,并且表示很简单。
第二天,先生教了李才‘二’字,李才很快又掌握了,表示不过如此。
第三天,先生教了李才‘三’字。
李才学会后便对他老爹说,他已经把天底下所有的字都学会了……”
听到这里,刘毅感觉有点惭愧。
自己的行为确实有点像典韦所说的那个李才。
明明只是学了点皮毛,却感到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都会了。
实际上就是半桶水,功夫还不到家。
离真正的刀法大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典韦的良苦用心让刘毅惭愧之余,又十分感动。
典韦明明看出他的自满情绪与懈怠精神。
却没有直接戳穿。
而是委婉的通过这个故事来鞭策他。
就是希望他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克服它并且再次全身心的投入习武之中。
对于识字可以马虎懈怠。
对待武道却不能有半分敷衍。
因为学艺不精,日后的结果可能将会是致命的。
刘毅又羞又愧,向典韦深深的道了声谢。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谨记着典韦的这番教诲。
不敢再有任何自满的情绪。
寅时三刻就起床,练武就全力以赴,切磋完就探讨反思。
这几乎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上行下效。
在刘毅大冬天早起刻苦习武的影响下。
周仓、廖化等人再也睡不住了。
主公都这般拼命练武,做手下自然不能懈怠。
于是纷纷跟着寅时起床,前往练武场练武。
不懂之处就向典韦请教。
典韦也不藏私,知无不答,并且耐心的指正他们习武途中的错误。
他们一直卡在某个境界难以寸进,就是少了向典韦这样的高人指点迷津。
在典韦的热心帮助下,周仓等人或多或少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
感受到自己的小进步,众人练武的情绪便愈发高涨。
整个练武场氛围之好,超乎典韦的想象。
众人都陷入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或练武或切磋。
大家都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他们的天赋或许不行,但努力总能是提升些许上限!
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
刘毅心中感慨颇多。
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的初衷不过是想练个武,提升自保能力。
没想到误打误撞,让周仓他们都加入到了练武的行列中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种好事,让刘毅心中倍感欣慰……
熬过漫漫寒冬。
和煦的春风取代了凌冽的寒风。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又到了美好的季节,空气中充满了青草的气味。
一切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一年之计在于春。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百姓们,纷纷钻出房屋。
开始了春耕播种,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希望。
众人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
只希望把自己的家园建得更加美好,不用刘毅催促个个干得热火朝天……
在毅兴城春耕播种、大搞建设生产的同时。
从并州到冀州的路上。
一队保镖加杂役,人数在三百到五百的大商队,正途径太行山脉。
商队中间是一辆辆满载而归的货车。
最为醒目的是,这个商队中竟还有无数骏马的身影显现。
若拉进距离查看。
一辆辆满载而归的货车上,所装的皆是镔铁,总重量在千斤之上。
形影交错的骏马,数量比三百只多不少。
商队两旁有上百名武力不俗的保镖守护。
这些人一看就不像普通的保镖,更像是由军队临时借调而来的精锐士卒。
这些保镖望着眼前层层叠叠的山岭,绿得发黑的树丛,一眼望不到头的官道。
不知不觉个个都挺直了身躯,警惕性提高了好几倍。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汉灵帝为了修复雒阳皇宫,增加全国的税赋。
饱受战火之苦,生活无法恢复的冀州百姓,纷纷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些人不少都躲入太行山中当起了贼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