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1/2)
宋玥扶住周老太太坐下,一边笑道:“有了这两个内圈出头,今年,辰哥儿一个秀才公差不多稳了。”
周老太太喜气盈腮,却努力秉着,拍着宋玥的手道:“这话莫再提了。”
宋玥连忙笑着应了。
越是这种喜事,老人们越是讲究一个闷声发大财,看破不说破,就怕说多了,破了福气。
没多久,又传了消息回来,赵家大郎赵文衍同样上榜,这一回仍旧考入了内圈,不过落了两名,是内圈第五名,也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了。
林轩辰这个府试小案首也没怎么声张,周老太太并宋玥打发人往林府里走了一趟,给林轩辰送了些吃的用的过去,并没有额外地搞什么庆贺活动。
大家都在等着五月底的院试。若是院试能够顺利上榜,最好再考个内圈出头,也就是所谓的‘小三元’,那时候,再庆祝一番也不迟。
林轩辰是隔了一天,才到的将军府,拜见过周老太太之后,也没多耽搁,坐了小半个时辰就告辞回去。
眼瞅着院试临近,虽不用奔波赶考辛苦,却也丝毫不敢懈怠,还要赶着回去温书复习呢。
宋玥将他送到门外,笑着嘱咐:“若是需要什么,尽管打发个小子过来言语一声,这是恁外家,莫要见外。”
林轩辰躬身一揖,称谢道:“这一向多亏了外祖和舅舅舅母照应周全,甥儿视舅舅舅母如亲娘无异的,哪里会见外。”
宋玥笑着颔首,目送林轩辰往外走远,这才转身回来。婆媳俩自然又是一番感叹唏嘘,又谈一谈对孩子们的希冀。
府试出榜之后,也到了一年里庄子上最忙的季节。头茬辣椒摘下来,挑拣包装后装船运往外地。麦子也熟了,三夏抢收拉开了序幕。
去年麦收季,宋玥在娘娘庄开设的托儿所,农忙季节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冬季农闲才暂停了两三个月,年后过完二月二,就又开办起来。
并且,今年银杏庄那边也依样开设了托儿所,托付五岁一下幼儿,庄子上每天给每个孩子补贴一斤细面两个鸡蛋,为庄户们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让许多孩子吃食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要知道,日常很少有人舍得每天给孩子吃鸡蛋,不过是病弱之时,才会拿一个鸡蛋给孩子补一补。
宋玥身子渐重,采摘辣椒和三夏抢收的事情,就着落在韩戚风和宋广友两人身上。
这两个人连着往庄子里跑了十来天,第一茬辣椒采摘完毕发运出去,麦子也抢收完成,并且传回来一个好消息,不仅娘娘庄的良田增产,银杏庄那边的中等旱田,因为水利工程发挥了作用,由旱田变成了水浇田,而且肥料用的足,小麦亩产由原来的一石半,增加了足足一石,银杏庄上的几个老农估出亩产之后,当场就哭了。
这是他们银杏庄子有记忆以来,最好的收成了,甚至是他们之前从没敢想过的好收成。
若从前也能这般收益,前些年大旱之年,也不至于闹饥荒,家家户户都有饿死的人了。
当然,比起娘娘庄这边的肥田来,银杏庄还是差一些的。据积年的老把式们估算,今年娘娘庄的小麦亩产能到三石半,这已经是很了不起、很轰动的一个高产数据了。
要知道,娘娘庄这般的肥沃水浇地,往年丰收也不足三石。今年生生提高了两成还多,已经很了不起了。
五月初八,开镰第一天,将军府就吃上了今年的新麦。
乃是新收下来的麦穗,用火燎去麦芒,然后用石碾子碾去外壳,不太干燥的麦仁儿也碾成饼状,然后入水煮熟,就是一年一次的新麦饭。
最原始、最质朴的粮食清香,细细咀嚼之后,会泛出丝丝清甜来。
这一顿新麦饭吃的是美食,吃的更是丰收的喜悦情怀。
孩子们吃个新鲜,也都非常喜欢,一勺一勺吃得特别欢快。
与此同时,作坊里经过短暂的酿造淡季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剁辣椒和辣椒酱的制作,用的是破损、断条、歪瓜裂枣的鲜辣椒。因着是采摘鲜辣椒的副产品,基本都是还未泛红的青辣椒,做出来的青色泡椒、剁辣椒,口感偏甜一点,作为调料、辅料,同样受欢迎。
麦收完成之后,第二茬辣椒的移栽、定植也紧跟上来,几个庄子上忙得热火朝天的。
第二年种植,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之后,种植面积又扩大了两倍。不但有银杏庄,还有宋玥刚刚买下的那个庄子,同样种了辣椒。
那个庄子虽然刚刚买到手,却捱着阗家的大田庄很近,用的就是那边的辣椒苗子,管理和维护、安保却是韩戚风带出来的,第一拨从宣城过来的伤兵。
那一批过来的伤兵,有几个是断了手指、伤了胳膊的,无法继续从军打仗,但带带庄丁护护庄子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经过一年多的打熬、锻炼,娘娘庄和银杏庄的庄丁已经成了体系,早晚轮值看护,又在庄子入口出口等地设置了关卡,布下鹿柴拒马,把庄子看得密不透风。有两起子试图来偷辣椒、搞破坏的,被捉住打了个半死不说,又给送到了衙门里,最轻也得枷示三日,大半条命都没了。
有这两次,算是立了威,周围泼皮宵小之辈再不敢近前,走路经过都绕得远远的。
人手历练出来,接手了新庄子之后,各处的管理就从容得多了。
即便之前没有种过辣椒,有其他几个庄子带着,也算是比较顺利地种下,比娘娘庄略晚了几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