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1/2)
宋玥就问:“全大哥是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对?”
全都有摇摇头,却仍旧紧皱着眉,道:“没什么不对,哪儿哪儿都好。”
宋玥一听就明白了,就因为哪儿哪儿都好,却又拿出来挂单售卖,这才让人疑惑。这么上好的良田庄子,又是一直用心经营的,半点儿衰颓之势没有的,不像是主人家势败落,被迫变卖田产的模样。那么这个庄子拿出来售卖的原因和背景,就难免值得推敲了。
一路穿过大片良田,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聚村而居,村边有河流环绕、树木成林,还有一部分树木低矮整齐,像灌木丛,全都有介绍说,那一片是桑田,看得出这庄子上有养蚕的习惯。这在平京城周边并不常见,毕竟这边属于正儿八经的北方,冬日漫长寒冷,春秋季短,夏季天气炎热,气候并不适宜养蚕。
这让她想起庄子的别名来,难道,这个不起眼的小庄子还真与哪个娘娘有关联?
车子来到庄子上,全都有停下车去和村头草垛边晒太阳的老汉搭话,拉呱几句之后,就回来赶上车,跟着一个老汉往家去。
一路颠簸辛苦,他们去庄户家借锅灶热热带着的饭,顺便买几个鸡蛋做个蛋花汤,吃顿热饭,驱驱寒气,人也舒坦。
老汉家是一家三代同住,老汉儿媳妇过来帮忙,宋玥就笑着和她聊天拉呱,全都有则和老汉聊地投契,一顿饭吃完,庄子上的情况也了解个差不多。
原来这庄子之前和后边的大庄园是连成片的,约摸二十几年前,上头发话,把王家庄子这边割下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小庄子,来管事的人也换了。他们庄户不管这些,也见不着主家,只知道辛劳一年,租子不涨就是好主家。
提起这事儿,老汉还挺自豪的,吧嗒着烟袋,笑呵呵道:“俺们庄子别看不大,但主家是真好,装了水车给俺们车水浇地,过了六十的老人,七岁一下的婴孩,都不纳税呢。”
老汉儿媳妇也给宋玥说,村里种桑养蚕,所以,村里的妇女大都有一手缫丝、织绢的手艺,春秋养两季蚕,妇人们缫丝织绢,一年收入也能赶得上男丁呢!
话里话外,颇有些小骄傲的意思。
小妇人还特特地进屋拿了自家织的素绢出来,给宋玥一行人看。宋玥看着平整细腻的素绢,心中某个猜测更明确。
她尝试着问,看这素绢实在是好,能否买几匹。
那小妇人竟没有拒绝,笑着说:“要是往年,恁想见都不容易呢,今年主家发了话,素绢不收,由各家自卖,俺们才能拿得出来。”又问宋玥要多少,她家就存了六匹,若是多要,她还能帮着去村里问问。
宋玥问了价格,比绸布庄自然是划算许多的,这种原色素绢做里衣、夏衣都是极好的。若是奢侈点,拿来做被罩、床单也是极好的。
于是,宋玥就说多要点儿。那小妇人就喜孜孜应了,出门往邻舍家里去了。
添哥烧火热好饭,刚刚端出来还没等吃,小妇人就带了几个婆子妇人,并携儿带女地回来了,带回来二三十匹绢帛。宋玥看过,清一色都是同样的平纹素绢,质地厚实,软糯柔滑,竟然都不错,于是也不迟疑,按照小妇人出的价格,都收了。一共三十二匹上好素绢,花了还不到一百两银子,比去绸布庄买便宜近一半呢。
购买绢帛的时候,宋玥又从这些婆子、妇人口中了解了一些零散信息,诸如,她们主家之前来过的呀,乘着马车过来,并未到庄子上来,但远远地有人看见呀,是个极好看极富贵的少年公子;又有人说,是个年轻人,但也不小了,怎么看也有十八、十九,二十来岁了吧,个子很高,肩膀很宽,面如桃花发如墨染……
宋玥听得有些好笑又有趣,再让这些人发挥下去,会不会连‘脚踏七彩祥云’的话都说出来呢?
至于极富贵极好看的公子哥儿,宋玥并不觉得她们是撒谎,毕竟旁边挨的就是宗室勋贵的庄院,那些人家随便拉一个孩子出来,大抵都当得起这一句吧。
了解些情况,吃过简单的午饭,宋玥辞过老汉一家,准备登车回城。
宋玥让全都有拿一两银子给那老汉,全都有却笑道:“掌柜的,给银子他们大概不会要的,不如把咱们做饭剩下的油、面留给他们。”
他们出来带了烙油饼、熟肉、并果子点心什么的,另外,全都有说庄户人家缺油,平日吃也就是些粗炼猪油。庄户人家的东西大抵都不会太讲究,熬的猪油也是黑乎乎、乌糟糟的。于是宋玥就自己带了一罐花生油,约摸一斤多不到二斤的。
晌午,他们吃完,还剩下一些饼、熟肉,果子点心什么的几乎没动,油就用了一点,宋玥就让全都有看着处置。
全都有拿了剩下的肉、饼和那一罐油给老汉,老汉感激不尽地给他道谢,又朝着车子躬身道谢。
宋玥的车子驶出庄子一段距离了,挑起车帘子往后看,老汉一家并庄子上男女老幼仍旧站在村口呢。
这个庄上的人是挺不错的,性子里似乎都有一种世外桃源长大的质朴……想起她说老农民淳朴,唐霁泽的嗤笑,不知道,让他看看这个庄子上的人,他又会怎样呢?
第二天,宋玥一早出门,往西北边那个坡地半沙土庄子去。
到了那里看过,单子上描述的确实不错,有河有湾塘,但配套的水利设施几乎没有,整个庄子,只有南边一小半平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