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民意与君心(1/2)
徐平成说:“吏部公署与户部公署布局相差不多,尚书、侍郎各有一间值房,在最中间那一进房屋里。前面是低层官吏的值房,一般两三个人共用一间值房。后面是存放文档的库房,各种文书资料存在后面。”
小皇帝信步上前,推开一间虚掩的房门,里面几个官吏正在对着满桌子书收拾,桌面凌乱不堪,还有一个在写写画画。
小皇帝皱眉:“你们在干什么?弄得那么乱。”
小官吏面面相觑,再看到他身后的徐平成,不管怎么想,还是忙起身行礼:“见过徐大人。”
“韩大人去都察院了。”
徐平成问:“你们在做什么?”
你户部尚书管我们吏部在干什么?小官吏笑道:“整理一下典籍而已。”就不告诉你。
“哼!”小皇帝不知道哪里不高兴了,转身就走。
走到另一个房门前,不用推门就能听到里面的说笑声:“陈兄这字是越发遒劲有风格了。”
“这诗有魏晋名士风范。”
……
小皇帝转身冷哼:“既然那么喜欢随性散漫的生活,辞官归隐山林好了。”
又听了几个门,差不多是这样的情景。
小皇帝脸越来越沉,气势汹汹地往里走。钱时重正在伏案写东西,不时地翻书,可能是眼神不太好,还得探着脖子眯着眼。
小皇帝很冲地说:“干什么呢?看看你那仪态!”
钱时重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转头,更是惊愕,忙起身行礼。
“微臣不知圣驾亲临,未曾远迎,实在失礼。”
小皇帝冷哼:“你失礼的何止这些!在干什么?”
“回圣人,微臣在为京察做准备。”京察三年一度,今年又到了时候,吏部上下忙得不可开交。
徐平成问:“我听说韩大人府里有急事,提前回去了?”挖个小坑,看看钱时重会不会掉里头。
如果韩书荣荣恨上钱时重和钱家。
钱时重说:“非也,韩大人去都察院了。”
小皇帝坐在钱时重座位上:“行了,你起来吧,吏部尚书不在吏部老老实实呆着,跑到都察院做什么?”
“回圣人,都察院监察百官,他们对京城文武官员的监察案卷可做京察参考。这借阅案卷非小事,需要韩大人亲自与杜大人商议。”
小皇帝点头,又摇头:“风宪官风闻言事,哪能做吏部京察的依据,简直瞎胡闹。”
钱时重刚而直地说:“回圣人,不是依据,仅做参考,京察要根据政绩、德行,乃至家风等多方面综合评定。”
小皇帝拍案而起:“你反驳朕!朕说不准就不准。”
钱时重跪下:“自太祖以来,历来京察皆参考都察院监察案卷,非是臣等新创。”
小皇帝不高兴自己又被反驳:“既然是定例,为什么还要吏部尚书亲自去跑?派个小吏拿回来不就行了!”
“还有,吏部尚书不在,右侍郎也被你家闺女派去了边疆,这整个吏部,你官最大,怎么只知道埋头干活,难道不应该负起管教官吏的责任来?”
“你瞧瞧,吏部其他人都在干些什么!喝茶写诗,卖弄吹捧,懒懒散散,毫无纲纪,这样的吏部,有什么面目去考核别人?难怪需要去都察院借案卷。”
“吏部左侍郎钱时重,御下不严,疏忽管教,罚俸半年,不,一年。”
消息很快传遍京城,各衙门开始整顿迟到早退、作风散漫等不良风气,包括户部。
此外,还有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看透了此事背后的玄机:圣人在整治钱家。
有些人比较讨厌徐家,就说徐平成挑唆小皇帝针对钱家。
钱明月怕家人看到脸上的红痕心疼,没有回府用膳,依旧在东市那家面馆吃饭,就听到人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那家倒大霉了,那位整他们呢。”
“哎呦,别看那位年纪小,想整谁,那也是逃不掉的。”
“不光那位,还有那家呢。”
什么鬼?钱明月说:“何西宝,去打听打听。”
“说是徐大人带着圣人微服私访到了吏部衙门,看到吏部官员不认真干活,就把钱大人惩罚了,罚了一年的俸银。”
钱明月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当值时偷奸耍滑不干活,太出乎意料了。”
“不是的,姑娘。”
何西宝说:“钱大人被罚是因为属下没有好好干活,圣谕说钱大人只知道埋头干活,不知道管教属下。”
钱明月放下心来,罚虽然罚了,但是全京城人都知道钱时重是因为只知道埋头苦干而被罚的,到底于他的官声无损,甚至有益——
毕竟他是吏部的二当家,家里还有个佐政辅君的侄女,如果他对吏部管太多,反倒有根韩书荣争权的嫌疑。其他的,少点儿银子而已,钱家也不指望他的俸禄活。
至于让天下人知道钱家被圣人针对,还是因为徐家挑拨的——这不是大好事吗?
人心倾向于同情弱者,这下士农工商,知道此事的人,只要没有利害关系,都会同情钱家,厌恶徐家。人心,要慢慢引导拉拢,关键时候就知道它的强大作用了。
她重义重德,以为天下人也是如此。
钱明月都能想到的事情,徐平成久经官场,岂会不明白?他也在意天下人心,不过他的考量与钱明月不同。
他要的就是让天下人知道,圣人是信任他的,是针对、厌恶钱家的,如果要站队,要选一方依附,请慎重考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