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唐最强长子》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大唐最强长子 () >> 第122章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皇帝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99579/

第122章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皇帝(2/3)

>

因此,李言又加了一句。

“陛下,切勿多虑,臣如今尚有一战之力,若是再拖上两年,臣说不定就要如那大汉的冠军侯一般,再也没有能力报效大唐了,若朝廷有战事,臣愿战!”

李言的话说的置地有声,搞得李世民完全确认了他对大唐的拳拳报国之心。

当然,李言本身并没有这个意思,他现在想的是,自己还得在长安混日子,争取干完最后一笔,一劳永逸。

这样以来,大唐日后再有什么战事,李世民绝对不会再找他李言出手。

就算李世民真的脸皮厚,日后还要找他,他就敢命人做一个担架,装病让人抬着他去上朝!

若是李世民想把事情做绝,卸磨杀驴,他大不了就造个反算球!

到时候一举推翻李世民政权,直接把宫里忙活着造娃娃的李渊拽出来继续当皇帝,岂不美哉!

李世民可不知道自己这个亲儿子的脑海里有着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他现在还沉浸在对李言的感动之中,同时还充满了愧疚。

李言竟然为大唐背负了那么多,就好似真的是大唐版的冠军侯一般,就连这日后的命运都是那么的相似。

李世民一副悲慨的表情、李言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而李靖则是整个人都麻了。

李靖呆愣的看着煞有介事的李言,然后仔细的在脑海中搜索。

李言在先前一战受过伤?

他真受过伤?

怎么一点映像都没有?

而且若是真的受了那么重的伤,以至于会留下短命的病根,当初在战场上怎么会一点都没表露?

李靖很是疑惑,但却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但是在李靖的心中,他对李言的评价悄然再度上升了一个档次。

如果李言说的话都是真的,那么他就是对大唐有着谁都无法比拟的赤诚之心。

若是李言说的话有虚假成分,那就意味着李言是个聪明人,懂得明哲保身,懂得帝王之心。

要知道,李靖自己也是有着归隐的想法,不想应为自己的军功太过而引起皇帝的忌惮。

不知不觉间,李言的形象在李靖的心中便的更加高大了……

“诶,朕便实话实说了吧,今日,土谷浑与薛延陀拒绝对我大唐称臣纳贡,且态度极其恶劣,言语间充满了对大唐的挑衅。”

“但奈何大唐如今的国库难以支撑战事。”

“如今唯有你愿意出手,大唐才能挽回威严……”

李世民的话语间充斥着浓浓的无奈。

哪怕他有一点其它办法,也不至于在得知李言身体出现问题后还在这儿犹豫。

要知道,大唐的威严是在一场又一场胜利的战役中缓慢累加起来的,这种大国威严代表了大唐的声望,彰显了大唐的力量。

若是让大国威严一朝丧尽,那就意味着自大唐建立以来,皇室六成以上的心血付之东流。

说到底,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个人的脸面和尊严都是不容亵渎的,更何况是国之威严、国之荣耀,李世民怎么可能选择放弃。

“陛下,臣愿战!”

李言似乎是被李世民所感染,语气那叫一个坚定。

只不过,在说出这番话的同时,李言却是拿袖子挡了一下嘴巴,然后狠狠的运力、压迫胸腔,咳嗽了一声。

瞬间,鲜血出现,更加渲染了此刻的悲壮气氛。

“好!朕,替大唐为你感到骄傲!”

李世民也忍不住了,李言的真实身份终究还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少有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心如刀绞,如此悲痛,简直比当日他手刃自己兄长时还要更甚,这是李世民发自内心的感伤与悲痛。

“朕这就回去安排,此战朕必将倾尽国库之力,全力支持,减少你的压力!”

李世民拭了拭眼角的热泪,与李言交代了一声后,便喊上李靖,暂且离开了李言的府邸。

“药师,此战必须倾尽全力,绝不能让李言的付出,凭白浪费。”

“今日便不必回府了,朕这就喊来房玄龄他们,仔细敲定战略。”

路上,李世民还是没有走出那种悲伤的状态,他焦虑的给李靖叮嘱着,生怕错漏了什么。

这还是李世民登基后第一次对某一场作战费心到如此地步,使得李靖也万分严肃了起来。

……

李言在李世民和李靖两人走后,赶紧灌下去了一大口水,冲淡了口中的血腥味。

“没想到啊,我在战场上都没吐过血,现在演个戏竟然还吐血了。”

李言自言自语的念叨着,李言虽然这一回强行咳裂了一些毛细血管,但他感觉这是相当值得的。

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皇帝对自己猜忌,日后也能轻松不少。

“不过这皇帝不愧是皇帝,变脸就是快。”

李言仔细回味了一下今日他从李世民的脸上读到的表情变化过程。

从一开始的期盼中夹杂着些许威胁,到犹豫中夹杂着几分冷意,再到悲慨中夹杂了丝丝冷静。

李言顿时生出了些许敬佩,如此变脸过程,绝非常人可及。

很显然,李言自始至终都没想过,李世民做为一个皇帝,今日展现在他面前的情绪都是真实的,都是发自内心的。

李言也从未考虑过,他从李世民的表情中读出的那堆隐藏含义,其实大半都是他自己凭空猜测,毫无根据。

李言这就叫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皇帝的想法。

如此思维模式若是放在一般的朝臣上,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李

状态提示: 第122章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皇帝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