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谋伐》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三国之谋伐 ()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98324/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3/3)

当。

前些年他病逝了,东北军区的总督军就开始实行轮流制度。

最早的时候陈暮只设置了四大军区,分别是扬州的东南军区,辽州的东北军区,蜀州的西南军区以及关中的西北军区。

后来因为要讨伐鲜卑人和匈奴人,占据漠南地区,也就是内蒙的草场,于原州设立北方军区。

等到西域出乱子之后,西北军区移至凉州,又于洛阳设立司隶军区。

六大军区除了司隶军区属于中央主力军,由刘备和三名大将军共同控制以外,其余军区的总督军三年一轮换,而今年东北军区刚好是赵云轮值。

对东北这几个部落国家还用不着举国之力,因为火器时代以及蒸汽轮船时代到来的缘故,进攻高句丽也没李世民时期那么艰难。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天气因素,毕竟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李世民几次征高句丽失败,也跟天气较差的原因有很大关系。

因此前期的筹划工作持续了很久,一直等到装备齐全之后,陈暮才最终决定对东北的高句丽动手。

章武二十年,西历220年,大汉公历360年五月,夏季最好的时候,大汉内阁次相之一的荀攸,坐船亲往辽东郡,正式开始筹划对高句丽的进攻。

荀攸到了之后,在赵云的陪同下检查了全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斗意志。

这一批士兵早已经不是当初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士兵,士兵们多是90后,也就是西方公历190年后生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

他们生长的年代倒是四处打仗,但成年后就已经天下太平,因此多没有见过血,也没有战场厮杀过。

但军中的中层军官骨干可都是战场老兵,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40岁左右居多。

在他们的训练下,新兵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非常不错。

而且由于这些年生活条件比较好,北方多有肉食,一个个也是十分健壮,比四十年前黄巾之乱时,各路诸侯都征瘦弱不堪的饥民入伍为兵丁好了太多。

确定了军队战斗意志之后,荀攸又总结了军情司在高句丽刺探到的情报,认为高句丽国被四面大山环绕,想强攻并不容易。

唯一的道路就是顺着马訾水,也就是鸭绿江一路东去,直扑高句丽的老巢丸都城,打一个直捣黄龙战术。

但高句丽显然也清楚这是外界攻打他们的唯一道路,所以在沿途布下重兵,硬攻不容易。

当然。

这里说的不容易是指面对沿河的城池。

正面对垒即便不靠火器,光大汉精良的装备也能一万灭掉几万高句丽军。

可高句丽应该也不傻,不可能野外跟大汉的军队硬碰硬。

所以强攻的话可能会比较耽误时间,大汉朝廷是希望在夏季结束之前灭了高句丽,而不是要拖延太久。

事实上高句丽的军队拢共也就两万多人,历史上毌丘俭征高句丽,只带了步骑一万人,高句丽两万多人的军队直接被灭了一万八,可谓是不堪一击。

但即便如此也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高句丽灭掉。

而朝廷是希望在三个月内结束,因此荀攸思考半响,决定正面佯攻,吸引高句丽的主力,然后从辽山一路绕后突袭,直接杀到丸都城外。

具体进攻路线也很简单,汉军佯装从玄菟郡、乐浪郡以及马訾水三路共击高句丽。

这三路也就是后世从我国东北辽宁的沈阳市,辽宁省的丹东市,朝鲜的平壤市,翻越长白山、鸭绿江进攻吉林省集安市。

而实际上斩首小队大概几千人会从玄菟郡东面的辽山小道,直插高句丽的后方的纥升骨城一带。路线为后世沈阳市——梅河口市——通化市——桓仁县——集安市。

如此一来,高句丽的军队主力肯定被汉军主力吸引,疏于防范身后的敌人,此事绕道后方,突袭丸都城,则高句丽必破。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与邓艾偷袭阴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云欣然采纳了荀攸的计策,开始实施。

大汉章武二十年六月,朝廷东北军区以高句丽国王禁止国人来汉务工为由,悍然入侵高句丽。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