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年轻袁绍,雄主之姿(感谢鲁比大佬盟主打赏)(2/2)
后,我再想办法把你们调回洛阳,有了这份资历,就算没有当上九卿,最少也是京兆尹或者司隶校尉,将来再为我袁家添二公,亦不远矣。”之所以袁隗不对袁术说这些话,而对袁绍和盘托出,是因为袁隗和袁逢其实都比较欣赏袁绍。
《三国志》记载:“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
虽然袁绍是袁逢的庶子,但过继给了袁成,那也算是袁家嫡子。所以袁隗和袁逢都比较喜欢他,对袁术就严格许多。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做父母的,对子女要求肯定很严格。如果是亲戚家的孩子,那肯定要表现得喜爱,就算做错事情,也不好意思责骂。
更何况袁绍的能力确实要比袁术优秀,为人处世,心胸谋略,袁绍都要比袁术强得多。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袁绍因为四处结交党人而得罪过宦官,袁隗甚至因此被大宦官赵忠警告过,以至于袁家根本不敢给袁绍资源,帮他提升职务。
这种情况下,使得袁绍必须要依附何进,才能混个一官半职,这是最可惜的地方。不然的话,袁绍也不可能到现在才六百石。
如今新任尚书令愿意帮忙举荐,还说会想办法说服天子,袁隗当然一百个愿意,现在就看袁绍的意思。
只是出乎袁隗意料的是,袁绍迟疑片刻,说道:“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袁隗脸沉下来:“本初,永昌虽是偏僻了些,但还算安稳,只要你过去待一两年,我很快就会把你调回洛阳,这是一个晋升机会,可不能错过。”
“叔父,这些绍自然清楚,只是如今绍得大将军赏识,我不愿在此时离开。”
袁绍坚定地摇摇头。
他以前也不是没有被朝廷征辟过,但当时在给母亲守孝,不得不拒绝征辟。
如今倒是想往上爬,可与党人为友,导致被宦官排斥,正常的升迁机会已经断绝,只能从何进那想办法。
要知道,东汉历史是外戚与宦官轮流掌权。
如此反复更迭,权力交错。
当时很多士人都喜欢依附外戚,而不愿意依附宦官,比如窦武李膺刘淑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桓帝灵帝时是宦官掌权的时候,按照权利更迭,下次也该轮到外戚。
而如今党人多依附于何进,袁绍与党人交往极其过密,为了赢取名望,也为了以后何进掌权的时候能够得到晋升,袁绍才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离开。
“你真的不愿去?”
袁隗不太高兴。
袁绍想了想,答道:“我蒙大将军看重,每日跟随左右。如果叔父一定要我去的话,得让我去问问大将军的意见。”
提起何进,袁隗脸色缓和下来,点点头:“如此,那便依你,你去找大将军谈谈吧。”
“那我去了。”
袁绍倒退着出去,叔父的话虽然有道理,可他从来是个坚持主见的人。
像以前叔父袁隗就斥责自己,不要再跟党人交往,这样会给袁家带来灭门之祸,甚至自己也差点被赶出袁家。
但即便如此,袁绍也是坚持己见,可知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如果陈暮知道这件事的话,一定会感叹自己失算了。
谁说袁绍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
人家明明十分果断嘛。
这一点上,其实就有点刻板印象。
袁绍早期还是很厉害的,比如袁隗曾经不许他与党人结交,袁绍坚持己见。
后来何进杀宦官十分犹豫,袁绍也是非常坚定地劝何进要果断一些。
包括在何进被杀之后,袁绍亦是第一个带兵冲进皇宫诛杀宦官。
而面对董卓强权,他也是敢于站出来正面硬刚,虽然差点被董卓杀了,却也见其胆魄。
要是没有真本事的话,袁绍又怎么可能虎踞冀州?
只是可能到了那个年纪和地位,逐渐改变了性格,开始瞻前顾后,犹犹豫豫而已。
至少年轻的袁绍,确实有雄主之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