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有个建议(1/2)
苏长青一直把关四维版《笑傲江湖》的改编,最终出来的剧本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一直强调笑傲江湖,必须得有一股恣意纵横的洒脱和不羁,如果连这个都表现不出来,这部剧还不如不拍。
所以他要求所有参与编剧的人员,至少得在创作期间重塑价值观,每天先营造出超然物外的心境,再动笔开始写台词。
就像干那事之前先来点前戏一样,不然效果好不了。
“尤其别把现实生活中的婆婆妈妈带进来。”
苏长青前后看过几个版本的《笑傲江湖》,最大的感触是情怀很重要。
武侠小说从鸳鸯蝴蝶派起,虽然影响面很广群众喜闻乐见,但始终就不太受主流文化精英们待见,从民国起就被抵触蔑视,一直到现在。
摄像机掌握在文化精英手中,所以翻拍武侠剧在业内只是赚钱的生意,并非值得夸耀的光荣事。
一旦成了生意,恐怕就很难拍出侠气。
没有侠气,就很容易陷入婆婆妈妈。
参与电视剧创作的文化精英极少有真正热爱武侠文化的,他们的改编取舍很大程度是在揣摩受众市场,甚至凭个人喜好进行二次创作,实际上是在否定原作。
电视剧的市场受众显然不是武侠小说的青少年为主,于是为了迎合主要观众群,许多版本的《笑傲江湖》拍成了披着武侠外衣的古装爱情剧,人物关系也是以撕逼为主。
这是大妈眼中的江湖,然而大妈也曾经年轻过,也看过武侠小说,也明白这剧瞎改了,看完了也在骂。
所以苏长青不时收到黄杨的反馈,是否在“笑傲”上打些折扣,更多偏重于儿女情长,大妈们骂归骂,毕竟还是贡献了收视率。
做这类决策往往是最难的,是随大流拍不太容易犯错的肥皂剧,还是独辟蹊径坚持风格?
这是一笔投资,得考虑盈利,而且影视创作不仅仅是生意,还与创作者的声誉口碑直接挂钩,失败了可不仅仅是损失点钱的事。
央视版的《笑傲江湖》是讲情怀的,画面和音乐都做得很用心,最终败在人物设计和剧情拖沓上。
苏长青更加认可这条道路,已经在《天龙八部》中扬长避短,虽然《笑傲江湖》更难拍,但也不应该走回头路选择投机取巧。
抱着这份信念,改编《笑傲江湖》的时间很长,几易其稿,前后弄了半年多,最终定为三十六集,剧情十分紧凑。
拍摄风格也早就确定,畅快、刚劲、雄风万里,不然就不是笑傲。
儿女情长时也不妨唯美绕指柔,华山顶恒山巅绿竹巷一气呵成,江湖儿女绝不搞文艺腔。
苏长青对令狐冲的人物形象做了些调整,比如仍喜欢喝酒,但不是无节制酗酒,更不会借酒浇愁。
观众的审美不停变化,为了爱情喝个烂醉,十年前还算是深情文艺,现在却被许多人唾弃。
令狐冲当然仍深情痴情,但没有原着中那么舔狗,更不会以青梅竹马绑架别人的感情,删感表白的戏,变成了默默苦恋。
即便是这种苦恋也是有限度的,差不多就行了,唧唧歪歪的人没法笑傲江湖。
而且如果真的如原着中那样对小师妹的迷恋太深,始终无法释怀,那么后来与仪琳以及任盈盈的戏会让人看着别扭。
苏长青一直认为金老是有开后宫的**的。
纵观他的作品,相当大比例男主陷入多角恋,杨过、张无忌、令狐冲、段誉、甚至连郭靖都概莫能外,无论什么样的感情经历,最终都强行一夫一妻制,一直到韦小宝才得偿所愿,一口气娶了所有看中的女人。
所以留有遗憾就像一幅画留白,才能令人印象深刻,开后宫的作品都是自找不痛快。
没想到《笑傲江湖》筹备如此用心,却最终卡在令狐冲人选上。
荷花胡同装修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几个院子联为一体,设计得颇有气派,乍一看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苏长青住了回来,九月底的北京已经有些凉了,都快半夜了,所有《笑傲江湖》主创都聚在荷花胡同一起再选令狐冲。
原以为最不容易选到合适演员的是桃谷六仙,在苏长青心目中,桃谷六仙得集齐国内优秀的喜剧演员才差不多意思。
国内小生人才济济,要找个超越后来央视版的令狐冲应该不难。
然而恰恰相反,桃谷六仙等其他演员早就确定了,苏长青看着挺满意,反而是令狐冲左挑右挑都不行。
成名男演员中没有合适出演令狐冲的,黄杨去影视学院里挑新人,同样没那么容易,他把能入眼的都拍照试镜,苏长青和大家一起又全看了一遍,也有些急了:“这些年咱们各学院培养男演员的方向是不是有问题,帅不帅是其次,怎么看着就没有一个洒脱豪迈英气勃勃的?”
这个恐怕也怪不到电影学院,当初老师们都是根据市场需要选的学生,结果市场喜好一直在变,于是一直都在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其实原着中的令狐冲长相并不算突出,甚至有些糙,可现在是拍电视剧,得尊重视觉艺术,观众的第一印象和相亲一样重要,至少得像大家心目中的样子。
工作到半夜,最终也没有选中合适的,苏长青只好说:“北外央戏找不到就去上海电影学院找吧,实在不行就马上海选,筹备这么久已经这么多演员等着,年底之前拍不完就违约了。”
如果想海选,筹备之初就该开始,现在弄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