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 >> 第124章龚壮、谯周、谯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93909/

第124章龚壮、谯周、谯秀(2/2)

都尉,散骑常侍。司马炎称帝后,征召谯周入洛阳为官,谯周无奈之下带病前赴洛阳,不久病死。

谯周生前曾经撰写学术著作多种,共计百余篇。

之后,这些著作陆续散失,到唐初作《隋书?经籍志》时,时人所见的书目就只有《论语注》(十卷),《三巴记》(一卷),《谯子法训》(八卷),《古史考》(二十五卷),和《五经然否论》(五卷)这五种。

《论语注》和《三巴记》两书,在后世已经迷失不存。

能够见到的其他三种,还都是后人的辑本。

《谯子法训》,原书亡佚。明人陶宗仪、清人严可均各录有辑本,但均搜括不足,除《齐交篇》有篇名外,余者皆为散条。此书以有关道德修养、男婚女嫁、治学自力等方面的内容为主,属格言性质的书籍。

关于谯周,还有一个颇具神异色彩的秘闻:

蜀汉灭亡之后,一部分蜀汉大臣被招往洛阳任职,谯周也在其中之列,但是谯周因为病重到了汉中就无法前行了,蜀郡文立从洛阳回蜀时路过汉中,于是就去看望谯周,但是谯周已经因为病重有些语言障碍了,于是就用笔写出了“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是指司马,月酉是指八月,就说司马到八月就没了,到了八月,晋文王司马昭果然去世。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陈寿任本郡(巴西郡)中正,辞官还乡前去和谯周告别,谯周告诉他:“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去世,我已经年过七十,也命不久矣,今后恐怕不会再见到了。”陈寿怀疑谯周以方术得知自己的寿命,所以假借孔子等人的寿命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虽然这位在历史上因为劝所有人投降导致名声不太好听,但是他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成就的确是无可限量的。

凌皓考虑到自己现在还缺几个心腹谋士,正好可以把龚壮谯秀留下来,至于谯周嘛,自然是可以留下来教书育人的,让他做个大教育家貌似也不错的亚子……

“公子,夜深了,您该歇息了……”高蓉这时候轻轻巧巧地搂抱住凌皓,眼中闪过一丝诱人的风情。

“等一会儿……最后一段还没抄完呢。”凌皓拍了拍她的手。

“可是公子不在……人家睡不着嘛。”高蓉有些幽怨地看着凌皓。

“乖,再等一等,过会儿我就来陪你。”

“是。”高蓉这才离去了。

不过转身过后,她的表情立马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这个男人,现在好像对自己不太感冒了,自己的魅惑手段对他的效果似乎正在逐渐减弱啊。

其实这倒不是高蓉的功力减弱了,只是最近凌皓开始修习《清静经》了。

《清静经》全名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全篇仅有五百九十一字,但它是道教炼养术中重要资料之一。

《清静经》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无形”而定了全经格调。经文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而是要人从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去参悟大道。经中以发挥“清静”两字为主,简明地叙述了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要去除这些牵扰,获得“清静”,必须“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达到“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唯见于空”的境界。

但是,有“空”存在,还不究竟,还要“观空亦空”、“所空既无”、“无无既无”才能“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直至进入“常清静”的境界,如此“渐入真道”“名为得道”。经文大旨,主要是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

在道经之中为纯正精美之品,曾有司马承祯等注本。

清静经的作者不详,但成书时间应该不晚于魏晋时期,道教则是称其为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

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之后而传之于世。

即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因而《清静经》被认为是三国时葛玄依托之作。

但不管怎么说,这本清静经到了这个高武世界里,它就成了一本修心养性的特殊功法。

对于凌皓来说,个人实力是次要的,他更喜欢利用团队协作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倚仗个人武力去暴力地把所有障碍清除掉。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算障碍,总也有一些人是可以拉拢和利用的对象……

所以,心境对凌皓来说反而是最重要的。。

古人有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凌皓虽然达不到那种超然境界,但克制一下自己内心的欲念还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就好比他现在面对高蓉的魅惑,影响力已经逐渐开始减弱了……


状态提示: 第124章龚壮、谯周、谯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