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目的(1/2)
“李文书有事但说无妨,苏某力所能及之处,自然不会推辞。”苏白说道。
当然,他的话也没有说的太满,直说力所能及之事情,意思是那种太过分的事情你也就不要再说了,我可做不到。
李梧微微一笑,他自然听出了苏白的言外之意,倒也没有再也,说道:“放心,不是大事情,只是要你帮一些小忙罢了。”
不等苏白接话,他继续开口说道:“听闻你此次补办路引,是有意去洛阳一行?”
“是,听闻武举盛世,苏某有心想要去看一看,见识一番。”
苏白点了点头。
这根本就无需隐瞒,更没办法隐瞒,因为你要办路引,肯定是要告诉人家自己的目的地是在何方,人家一查就能查出来。
李梧点了点头:“相比你也知道了,朝廷有意要让马邑送一批战马和粮食去洛阳。”
“难不成是想要苏某与这马队一同出发?”苏白试探问道。
“正是如此。”李梧点点头。
苏白闻言眉头微皱,有些不解。
他觉得这有些不对劲,虽然从老黑口中得知他们这些招募的士卒已经解散,但是马邑原本的守军就有不少,再加上刚刚打疼了突厥人,至少一段时间不会受到骚扰,所以派出一队人马去押送的话倒也是应该是足够吧!
李梧接下来的话解开了苏白的疑惑:“上一次和突厥大战,你也是经历过的,我方虽然大胜而归,但是损失也不小。所以郡尊的意思是,此次的押送任务由这些雇佣的士卒去,给守军一些休整的时间,也可以防备突厥人不死心,再次突袭。”
“苏某明白。”苏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什么经历了突厥大战,守军损失不小,需要时间休整,需要防备突厥人贼心不死,再次来突袭。在苏白看来这些都不过是李靖用来糊弄人的借口罢了。
李靖已经看出来了杨广想要再次二征高句丽的目的,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他心中已经有了提防,对于这一次的征伐十分的不看好,他认为这一次即便是能够获胜,也必然是惨胜,会极大有损大隋的国力。
远在马邑的李靖知道自己根本无力阻止杨广想要再次征伐高句丽的想法,整个大隋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所以站在他马邑郡丞的位置上着想,他首要的目的是守好边关,盯紧突厥人。
上一次突厥人被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那么如果再一次发生战事,将不会像上一次那么简单可以轻松的击退突厥人。
在目前二征高句丽的大趋势下,想要再次给马邑增兵是朝廷绝对不可能答应的事情,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应对意外的发生。
苏白相信,若不是圣旨的要求,他连一匹战马、一粒粮食都不愿意给洛阳输送。
为了保存实力,他肯定舍不得将那些经历战阵的老卒派出,生怕被洛阳扣下,编入征讨大军之中。
但是圣旨又不能违背,所以李靖便想到一个主意,便是将那些原本之前召集起来训练,现在将要解散的士卒留下一部分,编成队列,组成押送的队伍,由他们去护送战马和粮食去洛阳。
李梧那边见苏白点头,继续的说着:“郡尊决定征召五百人组成护卫队务,押送这些战马和粮食去洛阳。原本他还有些愁不知道该由谁领队,在听到你的消息之后,便喜出望外,觉得你是在合适不过的人选。”
“郡尊过赞了。”苏白谦虚的回了一句。
他却不知道这是李靖诚心的称赞,那一次苏白的表现十分亮眼,李靖对其也是十分的看好,要不然也不会有拳谱相赠,要不是苏白一心要走,他都有将苏白留下好好培养的想法。
在有了这个计划之后,李靖知道这一路虽然没有外敌,但是路途遥远,难免遇到些什么事情,所以需要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能够压得住阵那种。
他手下的这种人才倒不是没有,不过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在身,都是他的得力助手,要是被扣在洛阳,就损失大了。
所以听到苏白的消息之后,特别是苏白的目的地是洛阳的时候,他是真的喜出望外,觉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
“关于此事,你意下如何呢?”李梧等着苏白的答复。
这个计划原本就是李梧和李靖两人一同商议出来的,由他来主持推动的,所以他也很期望苏白能够答应下来。
苏白沉吟,脑海中迅速的思考着。
原本有了路引,他就要前往洛阳参加武举,并不想太过于耽搁这些时间,眼下这件事毫无疑问要耽搁许多时间,毕竟两人上路和一大群人上路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见到苏白还在沉吟,李梧又抛出了一个条件:“听闻你去洛阳是为了参加武举,你放心,你们这些人到达洛阳后就可以解散,不一定能需要立即回来,而且郡尊在洛阳还有一些关系,可以直接推荐你进入下一轮,省却许多的麻烦。”
他以为苏白在担心有军令在身受到束缚的考虑,所以告诉他不需要担心这件事情,而且还抛出了另一个对苏白有利的条件。
要知道,眼下科举制度刚刚开始不久,推举制还没有彻底的退出舞台,一直到了唐初还存在,所以有了李靖的背书推荐,那么对于苏白的目的更加方便了许多。
听了这个条件之后,苏白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既然如此,苏某就担下这件事情,只是希望到时不会令郡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