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初唐大农枭》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初唐大农枭 () >> 第十八章 采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84480/

第十八章 采购(2/2)

主要产品,分好几个层次,于秋将最便宜的粗盐握了一把在手中感受了一下,就皱着眉摇了摇头。

这种还带着沙子的盐晶,准确的来说,只能算是敲碎了的盐矿,居然也要三贯钱一斤,一斗卖到了恐怖的三十六贯。

可即便是这么贵,于秋也咬牙买了两斗,因为成色好一些的盐,要价更高,青色颗粒状,可以用来洗牙漱口的精盐,售价是十贯一斤,一百二十贯一斗。

于秋实在忍受不了食物里不放盐的日子,买了两斗粗盐,就花掉了七十多贯,再有八角,桂皮,花椒,茴香这样的香料,各买了一两斤,一百多贯就花出去了,这个时代,只要是香料,就没有一样比粗盐价格低的,不仅如此,店里卖的还都是一些至少有一两年了的陈货,谁叫北地战乱,从前去年起,就与其它各个地方的商贸近乎断绝了。

几种调味料和酱醋之类的买完之后,于秋又要了几捆织鱼网的丝线和一些织网用的梭子,一齐算下来共计两百贯,这让于秋直接放弃了去粮店买面粉的打算,因为他手头上的钱已经不足三百贯,买米面也买不了多少了。

杂货铺的掌柜看到于秋没有用散乱的铜钱跟自己结账,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个笑容,瞬间就被于秋捕捉到了。

集市上的商贾,更愿意用轻便的丝帛结账,原因是战乱期间,铜钱贬值太快,丝帛携带方便,必要时,还能当作保暖之物裹身,更加实用保值。

“掌柜的,如果我把多余的丝帛,全部在你这里换成铜钱,我要买的东西,你能不能给我算便宜点。”于秋看了看杂货铺居然也有黄豆卖,开口询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也不能便宜太多,你看上了什么货物,尽管说来。”掌柜的收起笑容道。

此刻,这个掌柜已经意识到,自己更喜欢丝帛,不喜欢铜钱的心理暴露了。

于秋看了看对面粮店门口悬挂的大米三千钱一斗,精面四千钱一斗的价格牌之后,指了指杂货铺内那些用来做豆酱的黄豆袋子道,“您这些没有做成酱的黄豆多少钱一斗?”

“一千五百钱一斗,整石买,用丝帛结算的话,倒是可以给你算便宜一点。”掌柜的看了一眼于秋独轮车上价值三百贯左右的丝帛道。

黄豆虽然也是可以给人果腹的食物,但是多食容易胀气,在这个时代的主要用途其实是喂马,价格一般比糜子,蜀黍,栗米等更便宜一些,只有大米一半左右的价格,由于其种植简单,产量比水稻和小麦大些,市场上倒没有像米面那么缺货。

一斗一千五百钱,一石就是十五贯,二十石三百贯,于秋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开口道,“我买二十五石的话,算三百贯如何?”

一石黄豆就是一百多斤,一次过买二十五石的话,有两三千斤,已经算不少了,那掌柜看于秋是个识数的,眼珠子转了一下道,“可以倒是可以,不过,你以后得把你手上多余的丝帛,全部照价兑换给我,我店里铜钱多,有些放置不下了。”

于秋闻言一愣,心道‘果然如此’,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道,“看来掌柜的是更喜欢用丝帛结算了,不知,我今后再有丝帛来你店里兑铜钱,可否让我几分利?”

“你那卖馒头的营生,一天倒是能进账不少,如果将收到的丝帛就地到我店铺中兑换成铜钱,除了按照市价一兑一之外,每贯我再补你二十钱。”

于秋竖起三根指头道,“三十钱。”

杂货铺掌柜顿了顿,还是点头道,“成交,不过,你今天的丝帛,要按照市价来结算黄豆的钱。”

“成交。”

于秋给掌柜的露出了一个和曦的笑容,便招呼张喜儿等人将丝帛全部交给掌柜的算价格。

然而,他开了口,却是看到了张喜儿等人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自己。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丝帛交给掌柜的?”于秋再度招呼道。

刚才被人抓乱了头发的张喜儿此时也顾不得捆扎了,着急的拉着于秋道,“你,你是不是又犯怪毛病了?黄豆吃多了肚子会胀气,只能少量当做零嘴,或者马料,你买二十几石黄豆干什么?不买面粉的话,咱们以后可就没有馒头卖了呀!”

“是啊!是啊!秋哥儿,这种事情上,咱们可不能犯傻,这黄豆,咱们庄稼人都不稀得种,只有靠大漠那边的州县要养马,才会种植。”赵七娘等人附和道。


状态提示: 第十八章 采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