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股东(1/2)
吏部黄征案,因皇城侍卫监察部已经暗查了一段时间,通过筛查黄征参与的官职任免和推荐人员,已经基本锁定了涉案官员。
所以刑部的工作量不是很大,和监察部接洽完毕,照名单拿人,简单快速的很。
缉拿官员简单,可这些官员的家眷看管、家产抄查,以及这么短时间、这么大范围缉拿朝廷官员,让京城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还有朝廷官员,眼看着不断有官员下入大牢,府邸被查抄看管,个个都觉得心虚、心里没底。
若如此大范围的筛查官员,谁知道下一个受到牵连的会是谁?
最忙的是刑部大小官员,这些人顾不上心虚,每日里光是审案,就没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
,涉案官员平日里养尊处优,没有一个是骨头硬的,稍加审问,就把参与案件的里里外外都牵带出来。
这里面黄征只是个中间角色,主事的是吏部右侍郎于东阳,另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具体跑腿办事的低阶官员若干。
意外的是,审案过程中,黄征和于东阳供述,涉案银两的分配,还有襄亲王妃一份。
两人供述:当初黄征进入吏部,就是走的于东阳的路子。这桩卖官案已经经营很长时间,起码黄征进入吏部之前,就开始了。
根据于东阳的供词,最开始两个用巨额银钱钻营官职的富豪,便是襄亲王妃推荐来的。事成之后,襄亲王妃拿了所获银钱的两成。
之后,这种来钱快的买卖一发不可收拾,每做成一笔,襄亲王妃都会视情况,分去一到两成不等。
这些银子襄亲王妃也没白拿,在这十几年中,有两次因中间价格追加幅度太狠,被对方反扑,事情差点闹到刑部。
是襄亲王妃及早知道了苗头,及时出面处理了苦主,又对一些听到风声的官员施压,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于是,襄亲王妃成了他们最大的保护/伞.
刑部对卖官案的审理过程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推进的非常顺利。腊月十七散朝开始动手缉拿案犯,腊月二十三,案件已经审理清楚。
已经悠闲了很多年的江王,这几天格外辛苦,一天不落的观摩了整个审案过程。也让参与审理的官员和犯官,全程观摩了江王殿下。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江王为什么会在这里,每每看到黄征狼狈的出现在问案大堂,大家也会多看江王两眼。
但江王能混到掌管皇家宗室事务的位置,自然是个聪明人。
当此情形,别人怎么想他、怎么看他,他当然管不了。但他拿出的身份却是奉皇帝之命,来监督刑部的案件审理。
也就是说,江王殿下摆的是钦差大臣的款儿。
有不少人心中不屑,揣着看好戏的心情,但皇帝口谕,的确让江王监督案件审理的。
加上人家江王心理素质极好,即使真的被黄征求救似得看过来,也是一派从容镇定,丝毫不见尴尬。
也就是案件扯出襄亲王妃和襄郡王府时,江王的面上才出现了些许变化,看起来既震惊又窝火。他小心谨慎了这么多年,居然会和做违法勾当的人合谋行事,简直太过失策。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年,可刑部尚书曹以哲却愁烦不已。
他的案头上,放着整理好的卷宗。可他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拿不定主意,是他亲自送去阁部,还是派手下文吏送去。
这个案子有多位吏部官员涉案,另外需要担责任的官员,却绝不仅仅这些。
黄征这些官员这么多年钻朝廷空子,从中谋利,居然没人发现,最后还是皇帝自己抖出来的。
最起码,吏部尚书和几位主事官员就难辞其咎。还有阁部几位阁老,也有监察不利的责任。
照着皇帝之前的恼火,若执意追究相关大臣的责任,吏部不用说了,这么多官员涉案,就是用一场洗劫来形容也不为过。更有其他部门和官员……
饶是刑部做惯了刑讯断案的事情,但这次案犯,大家同殿称臣,又是新年将近,曹以哲也是心有戚戚。
思量再三,曹以哲还是自己带了案卷,前往阁部,请教几位阁老,接下来该怎样进行。
阁部,何守礼接了曹以哲递上来的卷宗,请他一旁落座。
“劳曹大人亲自跑一趟,曹大人有心了。”何守礼一边翻看卷宗,一边说道。
皇帝因吏部卖官案和踞虎山劫案大动干戈,阁部一直在关注案件的审理进程。这时,也部了解的情节是否有疏漏。
看着何守礼把卷宗交给一旁的展康文,曹以哲问道:“这事儿,唉,下官来请教几位相爷,这个案子涉案人员较多,卷宗就这样呈上吗?”
眼看着就是大年,吏部现在已经挺乱了,若再有别人牵连进来,只怕会让朝臣惶然吧?他的意思,最好能拖到年后,好歹让大家过个安稳的新年。
还有就是那位王妃,当年襄亲王还在的时候,这位以美貌闻名的王妃,脾气不好也同样有名。
襄亲王亡故,给她弄出个外室和外室子,脾气不好的王妃更是闹腾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皇帝和皇室让了一步。
现在,这位王妃居然是黄征案的大股东……年前揭出此案,不知皇帝会作何处置?
何守礼看向展康文。
展康文已经合上卷宗,说道:“就这样递上去吧,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与其怀着满心惶恐过这个年,老夫还是愿意早早把事情解决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