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佛眼砂》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佛眼砂 () >> 第 11 部分阅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70957/

第 11 部分阅读(2/6)

都不知道是谁主动了。她的手仍旧被他牢牢地抓着,她动不了,也不想动,今夕何夕,不过是一瞬间红尘颠倒。

过了很久他才想到放开她,却还是不舍得离开,近近的贴着,只要一低头又可以碰触。她还不懂得亲吻,因此喘了很久才平息来下,彼此的呼吸交错,她浅浅的声音像幼猫一般柔弱:“王爷……”

他一低头,贴在她的耳边,轻声道:“叫我的名字……慕容……宸……”

尊贵的皇姓,尊贵的男人。她不敢,吐出口的依旧还是那个敬称,他侧过头又封住她的唇,缠绵的呢喃因为唇瓣的密合而显得有些模糊:“……叫我的……名字……”

“……宸……”

低低的呼唤让他的身子轻轻的颤动了一下,舌尖毫不犹豫的分开她的齿列,又再度深入。

正是难解难分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轻轻的敲门声,白乐温润的声音道:“爷,雨已经停了,是否要回府?”

白乐是故意的!可是也让慕容宸一瞬间清醒过来,顿时想到怀中的女子还在病着,急忙住了手。眼前的方悠满脸绯红,嘴唇更是鲜艳欲滴,他的心里一荡,却也知道不能再做什么了,只是用手指轻轻拂过她的脸颊,柔声道:“你……”

“悠然。我的小名……叫做悠然。”

“悠然。”他轻轻的吻在她的颊边,“等着我。不出十天,我一定来接你。”

―――

十天并不长,可先,他要想着好怎样说服吴樱。

说起来,不过是纳个妾而已,知会一声也就是了。但他和吴樱少年夫妻,情深意切,就算是如今也没有断了恩情。这件事必然会让吴樱不高兴,他不能无视她的感受。

这算什么?

他要纳妾,又怕伤了正妻的心。这算什么?他是这样犹豫不决的一个人,战场杀敌他不怕,阴谋诡计他不屑,温润如玉的魏王,唯独对这家务事,他怎样也断不清。

其实他可以不再去见方悠,所谓的承诺在皇家贵族里根本就不值一晒;或选择不理会吴樱,吴樱再凶,一个小女子总不能反出魏王府去。

可是……

他思量了一整夜也没有个头绪,第二天,却意外的接到了皇上要他入宫的消息。

这一天并不是大朝,他可以不用去面圣,但皇帝一道御诏把他叫去御书房,显然是有要紧的事情商量。

他只得暂时放下那些小儿女的私情,整顿衣冠,入宫面圣。

―――

裕德帝已经换下了朝服,只穿着一件明黄云海龙纹常服,正低着头批阅奏章。近侍大太监花子常在一旁伺候着笔墨,四下里的火龙烧得很旺,屋子里温暖如春。

慕容宸见御书房里的不是寻常的秉笔太监,知道所谈事情必定机密,急忙跨上两步行下礼去。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就去扶他,脸上有着淡淡的笑意:“四弟不必行此大礼。”

慕容宸不动如山,恭敬道:“皇上招臣弟入宫,不知所为何事?”

裕德帝轩了轩眉,挥手连侍立的宫女一并遣了,只留下一个花子常,这才道:“四弟可知道蜀王纳妃一事?”

慕容宸一愣,摇了摇头。他是确实不知道。慕容捷不是才回了蜀地么?怎么又要纳妃了?按大酉的规矩,宗亲皇室纳正妃必须要到宫里来成礼,这千里迢迢的一来一回,不是白白的折腾?

其实蜀王纳妃也是应该的。慕容捷十七岁上娶了元妃岳氏,没过两年岳氏便死了。他又不是个喜好女色的人,至今也都没有再娶。

但选在这个时候立妃,时机总有些古怪。

皇帝却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一双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道:“是朕赐婚的。”

魏王沉默不语。

裕德帝坐在宽大的书案后头静静的看着他,似乎在掂量他的心思。半晌才道:“今日朕收到八百里加急军报,西南望月蛮夷意图谋乱,前锋军已出望月树海,正朝着雅丹城进。”

慕容宸心中一惊,雅丹城是西南边防的第一道关卡,那里也属于慕容捷所在的蜀地管辖之下。望月蛮夷虽不能和北方铁骑相提并论,但既然有战况,为何还要急着把慕容捷招回京城,还说要纳什么妃子?

这想法几乎脱口而出,但只是一瞬间他便冷静下来。他虽然不屑于权术阴谋,但并不代表他是傻子,从小在宫廷里长大的皇子,有哪一个是傻子?

他不爱与人争执,可他还是看得清。

慕容晟实为皇帝,手上却没有绝对的兵权。唯一死心塌地忠于他的只有身为帝师的龙骑大将军奚仲所率领的八万京营,就连奚仲的儿子奚月华都不见得是个靠得住的。

上位四年,就算他不急,中宫那位也该急了。

看来这第一口,是打算从西南边防咬起了。慕容捷若敢抗旨,自然是谋逆犯上的罪名;若忍了,西南的守备兵权少说得有一半送到皇帝手里。皇帝怎么能让他回去?

说不准这望月蛮夷之事也有人挑头,否则区区流窜在树海的蛮族,怎敢与天朝相抗?

他想了想,问道:“皇上打算调那一路将领带兵?”

慕容晟狭长的双眸闪了闪,唇角带了点微微的笑意:“四弟,你说呢?”

看来是非把他拖下水不可了。慕容宸暗地里皱了皱眉,面上却还是不动声色,道:“臣弟以为,此事应由军政处几位大人共同商议而定。臣弟不敢置喙。”

皇帝对这明显推托的说法也不生气,笑道:“四弟不必客气,朕只

状态提示: 第 11 部分阅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