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阅读(3/6)
,该不会是楚国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彼此很熟了。老王给林东海讲了这些年艰辛的生活经历。
说来也巧,老王和林东海是同一届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老王下了半年乡,是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后没事干,父亲只好提前退休,让他接替上班,就这样进了客运集团。
“刚进公司的时候觉得很风光,没多久又被安排去学开车,成了公交车司机。媳妇就是那时候认识的,在一台车上卖票的,处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
“刚结婚的时候是愁住房,父母都是车队的普通工人,工作了大半辈子,只分到一间十几平米的住房。到我这儿,公司不再分房子了,就是分也轮不到我这样的小工人。在父亲房子旁边接出一个‘偏厦子’,一住就是十多年。
“到了前几年,老婆下岗了,这日子一下子就困难起来。收入减了将近一半,物价却涨的没边,我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大老爷们,还得向老爷子伸手。”
老王的眼睛有些潮湿了。林东海见状,连忙换了个话题。
“那你就没想过换个事做,多挣点钱?”
“怎么会不想啊。那些年开出租车挺挣钱,我也想去干,可劳资科的人跟我说,以后的退休金都是归保险公司管了,现在公司欠保险公司的钱,如果我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就不管我了,还得我自己把欠的钱补上。当时我就去保险公司查了,一共欠了将近三万元钱。你说说看,哪有这样的事呀,人家企业倒闭了,还能那个最低生活费后者工龄买断什么的,到我这儿,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倒搭几万。”
“竟有这样的事?这么大的企业,连工人的养老保险都交不起?”
“什么交不起,钱都让那帮王八蛋给‘崩’去了。这年头,手上有点权力的就拼命往口袋里搂钱,都黑了心了。”
“那你老婆现在干什么呢?”
“在南站长途车站卖茶叶蛋呢。说起来也真丢人,一个国营企业的职工,现在混得和乡下进城打工的人没什么不同。我老婆年轻时候也是挺漂亮的,小手白白的,那时候总有男的借买票的机会故意摸她的手,有几次我都差点跟人家干起来。现在去看看,那手色儿,和他妈茶叶蛋也没两样了。”
林东海长时间无言。
技术处的事情不多,偶尔来了些事情,大家都抢着干。林东海有些不解,他私下里问了老马,老马说道:“这不是很明显吗,手上抓着点事做,不至于轮到下岗呀。”
下岗意味着什么?不单单是没有了收入来源,连冬天的采暖费补贴,生病的医疗保险,还有最要命的养老保险就统统都没了。那简直就是让人没了活路了。
林东海真到明白了,自己差不多陷入到绝境中了。本来已经是半死不活的了,随时还有‘突然死亡’的危险,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还在想什么在企业里好好打拼,争取承包个经营不善的单位吗?整个集团都经营不善,三个人里有一对半都想承包、当领导说了算,这样的‘好事’凭什么轮到你呀。
省省吧。
过一天算一天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春天故事
沈阳的春天是这个城市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季节。
风和日丽,柳丝吐出新绿,桃花也适时开放了,红的、粉的、白的,花团锦簇,春意盎然,把街道妆点得如同少女一般的清新。
最后一块残雪也无可奈何地消融了。脱去厚厚的冬装,心中感到无比的畅快,路上行人的脸上挂着轻松的表情,无论去哪里,都同样兴致冲冲,脚步也轻快得像是跑道上滑行的飞机。
季节的变幻年复一年的影响着都市的生活节奏。春天是美好的,不仅是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也是恋爱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异乡漂泊了十八个年头的林东海又回到了故土。风筝的线收拢了,少年时代的记忆又渐渐清晰起来,一个个熟悉的地名,穿起了一段段支离破碎的往事。林东海从小就是大院里十几个男孩子们的头儿,老道口、南两洞桥、皇姑屯,那是经常去扒火车的地方;东塔机场的铁丝网,‘小侦察兵’们毫不留情地剪断过;浑河的木船,曾经有过‘天险腊子口’一样激烈的争夺;最离谱的是用作业本撕下的纸条充当公交车票,骗过了售票员的眼睛。
如今,这群孩子都长大**了,散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想聚在一起都很难。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想必也都成家立业了吧,无论做什么,都要忙着养家糊口,生存恐怕永远是人生的第一个主题。
在繁华闹市太原街口,林东海意外地遇见了儿时的伙伴徐克明。
说起这个徐克明,除了小时候的友谊,还有一段小故事。那还是在林东海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放暑假,他们见了面。聊起昔日大院里的小伙伴,上大学的只有林东海一个,其他人都参加了工作。林东海特意打听了一个叫小杏的女孩,他知道,徐克明从小就对她有些意思。果然,说到小杏,徐克明的脸就红了。他说小杏也上班了,但是,一直没什么来往。
“那为什么呢?我记得你们俩一直关系不错啊?”
“我没考上大学,恐怕有点……,也不好意思说啊。”
“她不也没考上吗?这样吧,你不好意思, 我替你却说。”
林东海还真的找到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